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企业集群作为企业在空间的集聚 ,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集群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的形成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有力的推进器。本文以企业集群形成的机制及其绩效为基础 ,分析了基于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成长起来的云南生物资源企业集群 ,提出进一步发展云南生物资源企业集群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民族论坛》2004,(8):9-10
因为美,所以脆弱,因为爱,所以担忧,绝对的个人主义者,游走在都市八月炉火纯青的阳光里,想笑,没有理由,哭吧,泪水只是傻傻地流……找个地方放逐或是休整,秋天将要来临了。  相似文献   
3.
森林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森林为人类提供生物资源及适宜的生态环境.人类应该停止毁坏森林并自觉保护森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我国北方的阳光、南方的温度、印度洋的气候”的独特光热条件,孕育了攀西地区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品种多样,分布广泛,蕴藏量大;动物资源种类繁多,地方特色突出;微生物资源丰富,是国内少有的野生食用菌宝库,也是我国真菌分  相似文献   
5.
作者立足于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具体调研和理论分析,从云南省生物资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通过论证生物资源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关系,提出了风险投资介入云南省生物资源产业的可行途径和模式,并对政府资金的运作和风险投资企业的运营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云南生物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资源是云南的优势资源,要很好地开发好利用好这一资源,就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将资源开发置于自然、人类、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中.根据生物资源的可再生特性,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充分发挥人类智慧,使生物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创生有机结合,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推进,使云南的生物资源成为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的永恒支撑.本文就此类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7.
引种栽培了美国“奔放”和“节日”系列F1代万寿菊,试验表明,该系列万寿菊喜温耐旱,抗逆性强,普通日光温室冬季播种育苗需120d、扦插育苗需80d可获得商品盆花。从一级侧枝现蕾到花朵完全开放需30~35d,单朵花花期可维持20d左右,是适合北方地区使用的优良草花,并提出东北地区引种万寿菊栽培管理要点,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贸易生态足迹核算模型,以2011年新疆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核算为例,动态分析了1993—2011年新疆进出口贸易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新疆对外贸易生态足迹正处于由赤字向盈余转变的关键时期,应更加关注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制定适应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地区性知识产权战略是云南省发展生物产业,打造绿色经济大省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之密切相关的是生物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问题。本文探讨了生物资源知识产权制度与获取和惠益分享制度的紧密关系,并根据国际经验和做法,结合云南实际,探索了云南构建生物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机制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四川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四川鑫炬攀西酒业公司,把摩梭人传统的酿酒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开发出了高品位的以沙棘、乌梅、三颗针等为主要原料的多元化保健果酒——“鑫炬红”,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目前公司正着手规划8千至1万亩的野生生物资源培育基地。这是鑫炬人继以稀贵元素碲、铋等开发成功以后,进一步拓展生物资源开发的范围,在实践“资源加科技,石头变金子”的企业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向“资源+科技=植物变金子”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