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52篇
  免费   1272篇
  国内免费   285篇
管理学   6160篇
劳动科学   846篇
民族学   1173篇
人才学   1426篇
人口学   332篇
丛书文集   14407篇
理论方法论   3091篇
综合类   28670篇
社会学   5661篇
统计学   1043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26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732篇
  2020年   905篇
  2019年   745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731篇
  2016年   917篇
  2015年   1963篇
  2014年   4361篇
  2013年   3195篇
  2012年   3617篇
  2011年   4705篇
  2010年   4667篇
  2009年   4578篇
  2008年   6614篇
  2007年   4834篇
  2006年   3603篇
  2005年   3173篇
  2004年   2559篇
  2003年   2167篇
  2002年   1951篇
  2001年   1703篇
  2000年   1091篇
  1999年   677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51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吴少婵 《办公室业务》2020,(6):126-126,133
供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收集各地的用电信息,并为居民提供稳定的供电服务,保障社会居民的用电质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录的信息数据以及各种文档比较多,需要建档保存,以便为供电企业运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尤其是在信息化逐渐普及的关键时期,提高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人关系”之所以是一个不受时代限制的哲学问题,在于它探讨的是人与自身力不能及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其所指是“人与人外力量的关系”,其中,“人外”主要指力量的作用范围有别于人。在这一意义上,商代有“天人关系”问题。从人祭祈雨习俗来看,殷人既表现出了对人本身的肯定,又怀有对人外力量的依赖,他们的天人观是在承认天人共存的基础上寻求天人互惠。  相似文献   
5.
6.
《劳动世界》2020,(7):48-48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同志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问:什么是新职业,如何界定,新职业信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新职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中未收录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有一定规模从业人员,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的职业。新职业信息主要包括:职业名称、职业定义和主要工作任务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机械产品的设计一直注重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的开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环境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一环境一结构分析( FESA)与TRIZ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机械产品结构之间的功能要素 以及功能要素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机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根原因模型图,寻找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和 缺陷,利用TRIZ创新理论来实现机械产品的改进创新。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创新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被称作“存在主义之父”的祁克果关注的实际上更多是“个体的人的生存”这一基本问题,而并非由他肇始的存在主义思潮中纷繁不一的各种“存在”问题。从西方哲学史上对“存在”问题的探讨出发,通过梳理祁克果对施莱尔马赫和黑格尔关于“存在”和“生存”等概念的扬弃,找出祁克果生存思想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当代认识论研究逐步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知识是一种认知成就,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智识德性)需要对知识的获取做出必要的贡献。这种"知识的荣膺观"为德性认识论所采纳,有助于克服盖梯尔问题所引发的认知运气难题,但在处理证言知识时却遭遇困难。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反运气德性认识论",重新审视认知能力的作用与排除认知运气的关系,使得德性认识论能够在容纳证言知识的同时克服认知运气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