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79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42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广西良丰县找到一块石头,那是一块弯曲的砾石,是冰川堆积的实证。李四光认为很有可能因此而找到石油,这对于当年"贫油"的中国来说,简直是个喜讯。李四光为石头照了相,还专门给它做了一个盒子,总把它带在身边。他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石头,它比宝石还要珍贵。但是,这块石头还是丢失过一次。  相似文献   
2.
《中文信息》2005,(1):9-15
他们来华的路线不是北方的丝绸之路,最有可能选取的是南丝绸海路。三墨堆闪族人的迁徙有可能是一次性完成。也可能是数次积累。迁徙的时间大约发生在4000年之前,最迟不会超过2400年前。  相似文献   
3.
崔修建 《现代交际》2008,(11):20-20
别把目光老是盯着朦胧的远方,只有先将激情和汗水毫不吝惜地播撒在跋涉的路上,才能赢得心中渴望的辉煌。阿忆博士才学出众,参加工作5年间,接连跳槽十几次,仍没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还在京城身心疲惫地漂泊着。看着昔日大学同窗一个个事业有成,连那些学历和能  相似文献   
4.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5.
正县城建局的孙局长喜欢玩石头,每到双休日,不是到河滩、山谷找石头,就是去城郊的奇石馆里淘石头。当然,无论孙局长是去找石头还是去淘石头,总会有一个人跟着,这个人叫来富,是个建筑商,也喜欢玩石头。别看孙局长和来富走得近,认识他们的人都知道,孙局长为人正直,和来富的交情只体现在石头上。平时两人外出的花销向来都是AA制,用孙局长的话说就是"决不能在小河沟里翻船"。因此,来富一  相似文献   
6.
郭龙 《职业》2012,(25):24-25
随着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在许多新型公司势如破竹般成长起来的同时,一些老牌的"巨无霸"公司却不断衰落、消亡。我们不禁慨叹,曾经的优势并不能代表辉煌的未来,曾经的优势更有可能成为阻碍发展的沉重的劣势。这些"巨无霸"衰落的直接原因,莫不缘于公司领导层在骄慢自重心态下,对未来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缺乏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未雨绸缪。  相似文献   
7.
人是有机的     
大地震的时候,一盏西班牙美丽的石头灯掉落,砸中餐桌上一个日本鸣海的高级花盆,盆里种的仙人掌被压扁,掌浆四溢。意大利的大理石餐桌也被砸了一个洞。看着那一片狼籍,我难过不已。  相似文献   
8.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话语,已化作八桂儿女勇战贫困的铿锵步履.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神仙莫奈何",这曾经是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德国磨洋工     
正在临近毕业的那年,莱比锡大学主教学楼到汉学系的那条小道开始铺小石头。每次路过那个地方,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放慢步伐观察:工人们拿起小石头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慢慢琢磨,看应该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然后把石头镶嵌进去,慢慢敲打,确定平稳后再铺另外一颗小石头。当然,工程进度超级慢,直到我离开德国都还没有铺设完毕。这一幕我今年在柏林大街上再次捕捉到,也同时唤起我对母校的回忆。在征得  相似文献   
10.
正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可在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小受尽旁人的冷嘲热讽,在父母的叹气和眼泪中长大,没人肯给他们机会实现梦想。自卑、孤独和愤怒像毒蛇一样夜夜啃噬着他们的心,是自救还是等待救赎?2013年10月30日,已经入伍一周多的于鑫给汪立彬打来电话,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圆梦后的激动和狂喜。汪立彬在电话那头兴奋地听着,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接到过多少回感恩的电话。开办口吃学校以来,他已帮助300多个孩子找回了人生,找到了幸福。原本不敢上学的孩子,成为班里最活跃的尖子生;因为找不到工作,绝望想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