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天一阁本《石鼓文》,自全祖望发现后,先后被数次重摹,甚至在光绪年间重摹至国学韩文公祠与石鼓原物交相辉映。因此本毁于咸丰兵燹,后世多以重摹本为参考,故对其递藏少有梳理。全祖望是此本的最早著录者,但其所录诸家递藏时,存在顺序颠倒,致使后世对此本递藏之误读延续200余年。递藏者的改变,使得此本的传拓年代成为新问题。借助钱大昕、张燕昌等相关文献,基本可以推测此本的年代应在北宋中后期的70余年间。  相似文献   
2.
石鼓文的勒制年代是个困扰学界已久的难题.由于鼓文本身残泐过甚,兼之相关资料有限,目前很难论定其绝对年代,但从秦系文字演变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观察其相对年代.从太公庙秦公镈铭到秦公簋铭到秦景公墓石磬铭到石鼓文字到诅楚文字再到封宗邑瓦书文字,是秦系文字合理的进化序列.其中,石鼓铭与秦景公墓石磬铭、春秋晚期之前的秦公簋铭三者文字的切近程度最高.这就意味着,石鼓文的勒制时间应该在春秋中晚期.  相似文献   
3.
"石鼓歌"探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刻文字,记载了周秦时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学发展,在文化史上有重要意义.历代为石鼓文题写的许多华章美词,或述其产生之由以及发现、认识和揭开石鼓文之秘的前后过程;或赞石鼓文笔势之飞扬生动,字体之庄重古朴;或诉对石鼓的渴慕之情,通过颂扬石鼓之气节操守,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汉语文字学中的若干术语的英译形式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 :“甲骨文”、“卜”、“贞”、“石鼓文”等甲骨学、古文字学术语的现有英译形式是不准确的 ;其误译的严重性已极大地妨碍了学术的发展。因此 ,类似的术语应有新的、准确的英译形式。论文提出术语英译的三大设想 :1.不使用拼音翻译术语。 2 .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为准绳进行意译。 3.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 ,英译后应括注中文。  相似文献   
5.
秦系文字是春秋战国以来秦国一系的文字体系,它在传承西周文字传统中,形成了文字发展的继承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特征。《石鼓文》产生于秦系文字发展的关键阶段,上承西周晚期较为规整的文字形体,下启秦小篆字体的形成、发展与定型。在字形建构和整体章法构成上,《石鼓文》对秦系文字的演化发展均起着枢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衡在1923年发表的《石鼓为秦刻石考》揭开了“石鼓文”研究的新帷幕。自是迄今的“石鼓文”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新学初盛”(1923-1949)、“相对沉寂”(1950-1979)、“全面发展”(1980-2005)。三个时期的研究各有特色,而以对石鼓年代的争论贯穿始终。目前对石鼓文的文学研究明显薄弱;宏观考察的力度也很不足;树立实事求是的良好学风也是当前“石鼓文”研究界必须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琼州学院学报》2017,(6):66-72
现存关于石鼓文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唐贞观时,苏勖在《叙记》中所提及的"史籀之迹",亦指今天我们所说的石鼓文。通过对石鼓文中字形为小篆以及字形接近于小篆的文字进行整理,可以看出石鼓文应为大篆到小篆演变时期的书体。历史上石鼓文被翻刻过多次,其中阮元翻刻的石鼓文使清代书家人人复见善本,石鼓文"阮刻本"对石鼓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钟鼎籀篆大观》所附石鼓文,该书标为“唐拓精本石鼓文”。经过考证,证明其既非唐拓本,亦非宋拓本,而是较晚的摹刻本。  相似文献   
9.
唐宋诗歌题材不但具有社会学意义,更具有美学意义。研究它能够显示唐宋诗重要题材的产生、发展、演进的源流及其文化轨迹,揭示唐宋诗题材之间的异同与联系,重现在唐宋文化背景下诗人对诗歌题材所进行的文化选择的心理脉络。通过对唐宋各类诗歌的开掘,能更深入地揭示唐宋诗的本质特征,为唐宋诗的研究提供新的开拓与转换视角,使整个唐宋诗研究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更高、更新和更富于概括性的层次。特别有利于说明唐宋诗以最宽广的渠道通向社会生活的主潮,同时还有利于说明文化选择方式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罗振玉据天一阁、甲秀堂、顾研诸本,讨论了75个石鼓文形体。运用的考释方法有历史形体比较、形音义综合考察、偏旁分析、运用文字学规律、比照文献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利用语源学相关知识、书写形式和文例类推等。在考释的同时,罗氏对文字之相关问题多有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