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8篇
社会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黄宗羲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基本命题出发,提出了法乃“天下之法”,“一家之法”乃“非法之法”,变“一家之法”,行“天下之法”等具有近代民主因素的法治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源头。研究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法治建设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达二千余年之久,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封建社会延续如此长久,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借助于农业多层结构和各层之间的系统耦合所引发的系统进化,积极构建多层厚重的现代化农业结构,发挥农业多层叠加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的耦合层越丰富,界面的开放功能越发达,生产效益就越高,农业伦理学的容量也越大,是为农业层积之法。农业层积之法是农业系统生存与发展的伦理学要素。可从如下四个层面进行阐发:前植物生产层重视农业系统的生态价值,乃是农业之最基础伦理观;植物生产层应合理安排籽实类型与营养体类型两大生产类型的关系与结构,尤应重视植物营养体生产与动物生产层发展的结合;动物生产层,应根据家畜的生态位,优化草地与家畜的合理组合,顺应自然伦理之道,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其产出效益;后生物生产层进一步延伸到农产品的后期加工、流通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和金融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其产值将呈指数式倍增,这乃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项目教学模式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调研,经过SPSS软件处理调查数据,得出结论,并提出目前我国项目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从老师、学生、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提出对策,使得项目教学模式得以提高与优化。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对宋朝所存在的急于求治、舍己求人、猜忌之法和上下交争四大政治弊病,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分析.宋朝得位不正和边境压力很大,于是形成“急于求治”的政治弊病.由于“急于求治”,便不知不觉地掉入了“舍己求人”的泥潭之中.“舍己求人”的失败,是与“猜忌之法”密切相关的.在猜忌之法的阴影之下,宋朝君臣之间“上下交争”的政治局面就难以避免了.这些政治弊病是封建专制制度痼疾在宋代特殊历史背景之下的外化表现,给宋代乃至以后的封建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后世政治的健康发展而言,其精辟的论析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的思想主旨是"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在注释<大学>中提出"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的纲领条目为华夏民族成员怎样做人成人设置了可行的三级路径,即一是成人的远级境界;二是成人的个体资质培养;三是成人的社会责任践履.<大学>的思想精神昭示出历史与现时代相统一的指导意义,满载着教人之法的常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老人世界》2008,(10):18-20
公元1369年、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先后下了两遒圣旨.敕封大臣王美为忠武校尉。管军千户。600多年过去了,王美的后人已达数千人,当年的家传圣旨也成了珍贵文物。为了一睹圣旨的风采.王美的后人频起纷争。2007年12月5日,王仁柏、王仁林等9名王美后人将同为王美后人的王义兴、王义生等四兄弟告上法庭,请求行使王美后人对圣旨的共有权和观赏权,从而拉开了全国首例观赏权官司的序簿。  相似文献   
8.
张城 《江海学刊》2023,(5):53-66+255
清末民初之际,作为一种思潮传入的马克思主义就不断与中国历史文化相融合,走过了漫长的中国化历程。在早期传播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濡染的中国知识分子借用“格义”之方法论,用本土固有的思想媒介,如大同、井田制、墨子等,比附接引源于西方异质文明的社会主义。尽管他们学习不够系统,理解并不深刻,宣传介绍不够全面准确,甚至主观上还有各不相同的动机,但客观上的确为近代中国在思想领域开了一扇窗,逐渐让国人知晓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形塑了未来社会之理想图景,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科学总结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必须遵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尤其要注重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总结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上,注意把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资本主义化"的原则区别;在理论上,注意把握"老祖宗不能丢"和"思想僵化"的原则区别;在情感上,注意把握"怀念过去"和"回到过去"的原则区别.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营销策划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分层次看待营销策划的思路。论文认为营销策划适合分为三个层次:营销之道的策划、营销之法的策划和销售之术的策划,并对这样分层的作用做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