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86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279篇
管理学   5081篇
劳动科学   279篇
民族学   1486篇
人才学   1315篇
人口学   271篇
丛书文集   13697篇
理论方法论   2856篇
综合类   30251篇
社会学   5229篇
统计学   69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801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762篇
  2020年   889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404篇
  2017年   825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1741篇
  2014年   3722篇
  2013年   3167篇
  2012年   3537篇
  2011年   4490篇
  2010年   4383篇
  2009年   4529篇
  2008年   5586篇
  2007年   4351篇
  2006年   3616篇
  2005年   3272篇
  2004年   2772篇
  2003年   2266篇
  2002年   2078篇
  2001年   1848篇
  2000年   1282篇
  1999年   740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2.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结构来看,声乐表演艺术属于歌唱、音乐作品与表演的结合体,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演唱技巧,而且要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正确结合不同乐器的伴奏音乐,并努力创造独特的风格。本文举例论述了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并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5.
6.
机械产品的设计一直注重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的开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环境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一环境一结构分析( FESA)与TRIZ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机械产品结构之间的功能要素 以及功能要素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机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根原因模型图,寻找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和 缺陷,利用TRIZ创新理论来实现机械产品的改进创新。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创新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季涛 《公关世界》2015,(2):14-17
内地艺术品在去年秋拍出现了许多亮点,各家拍卖行都在主营业务之外尝试一些新拍卖项目,体现出知名拍卖行在拍卖经营多样化上的尝试。内地艺术品在去年秋拍出现了许多亮点,各家拍卖行都在主营业务之外尝试一些新拍卖项目,比如,中国嘉德举办了历史上首个当代玉雕艺术专场"天撷英华——当代玉石雕刻艺术家",西泠拍卖首次推出"青铜礼器专场",北京保利推出"张信哲织绣收藏"专场,上海佳士得首次推  相似文献   
9.
当代认识论研究逐步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知识是一种认知成就,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智识德性)需要对知识的获取做出必要的贡献。这种"知识的荣膺观"为德性认识论所采纳,有助于克服盖梯尔问题所引发的认知运气难题,但在处理证言知识时却遭遇困难。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反运气德性认识论",重新审视认知能力的作用与排除认知运气的关系,使得德性认识论能够在容纳证言知识的同时克服认知运气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读后动笔写一写的习惯,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有更多收获,更大进步。本栏目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投稿邮箱见目录页,邮件请注明“读写练”。本栏目不提供答案,希望同学们自主完成。读短文。加拿大的荒漠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白大角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