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向日葵不同品种耐盐碱性与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杂交油葵、食用葵进行耐盐碱性及其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杂交油葵比食用葵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性。盐浓度 (NaCl)、碱浓度 (NaHCO3)在 1 2 %时 ,发芽率均为 70 %。杂交油葵的耐盐碱性与其解剖结构呈密切相关 ,根部外皮层栓质化 ,茎叶中具发达通气组织  相似文献   
2.
在广州百万葵园一望无际的蓝天下,你可以看到歌儿“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美丽情景。百万葵园占地26万平方米,100多万朵金黄色的向日葵迎着太阳竞相怒放,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美景。  相似文献   
3.
王修堂  田野 《小康生活》1995,(10):20-21
落葵又称木耳菜,藤菜、紫葛叶等。以采摘其嫩叶、嫩梢、嫩芽供食用,有热炒、汤食、凉拌等多种食用方法,色泽油绿、气味清香、爽口柔滑、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蔬菜。利用塑料棚栽培落葵,生长快、品质好,不仅上市早,而且能长时间收获,产量高,效益好。利用塑料棚栽培的落葵,巢湖流域一般于2月下旬至3上旬,播种在日光室或塑料棚内的电热温床或酿热温床上。落葵是喜温作物,千万不要勉强早播或早栽,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落葵果实中总黄酮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从落葵果实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用比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条件是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35min.在此条件下,落葵果实总黄酮提取量为5.3 mg蛐g.  相似文献   
5.
关于渤海国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渤海的农业经济较为发达,葵、豉、桑树等物产是其最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渤海时期广泛种植的葵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引种到东北北部的,《辞海》关于现在中国北方没有葵菜的说法是错误的;渤海人的特色食品"大黄汤"可能是用豉做的汤;渤海也并非像一般认为的那样只有柞蚕没有桑蚕。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释为“菜也”之“葵”当为今锦葵科锦葵属二年生草本植物葵,今有“冬葵”、“冬寒菜”、“蕲菜”等名。“葵”得名于其“向日”之特性。“葵”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为叶大可随日而倾,一为菜滑而味美。蔬菜中以“葵”为名者,多取此二特征。在许多文献中,葵被误注为“蜀葵”或“向日葵”。葵菜明代以后种植渐少,但并非完全退出饮食园圃,现在我国一些地区仍种食。  相似文献   
7.
诗歌民刊《葵》自1990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稳定、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在诗学观念和创作实绩方面均具有自身较为鲜明的品格。诗人徐江是《葵》的灵魂人物和事实上的主编。《葵》以对于"现代诗"的倡导最为引人注目,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在诗歌创作方面则以及物、有效、活力、口语等为特色。  相似文献   
8.
落葵籽油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旋转回流提取法提取落葵籽油,对落葵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检测,并将其与葵花籽油作对比,还分析了落葵籽油的品质.结果如下:折光指数为1.469 2;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182%;过氧化值为1.41μmol/g;酸价为1.480 mg/g(以KOH计),皂化价为195.83 mg/g(以KOH计),碘价为101.5 8 g/hg碘(以I计)。上述结果表明落葵籽油可作为膳食用油,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钟馗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人物,他来源于远古人们用来驱鬼的法器终葵(终椎)。钟馗故事产生以后,以经文、愿文、文人笔记、逸史、戏曲、小说、绘画等多种方式传播,其故事也传到了邻国日本,影响了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0.
落葵若干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落葵产量和与其相关的18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真叶鲜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提高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全株真叶鲜重、地上茎宽和子叶鲜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