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76篇
社会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梧 《天府新论》2020,(6):封二-封三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达的世界认知、生活理念与审美形态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平武剪纸因其题材与技艺的特色而独具艺术魅力。2009年,这朵开在深山的艺术之花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谢希德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兼科学家、教育家于一身。从“科学救国”到“科学建国”的理想是她对科学事业执著追求背后强劲的动力之源,正是这一强劲动力使她在现实生活中,铸就了坚强、执著、坚定的品格。作为校长,对复旦大学的改革,既体现着她高校管理思想的睿智,又显示出她过人的敢于实践的胆识以及开放的心态。她的高校管理思想和勤奋敬业的精神今天依然激励着后学。  相似文献   
3.
永明体作为齐代诗史重要阶段的突出标志,它平易自然的语言风格为诗歌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谢朓、沈约作为永明体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学习南朝乐府,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并对语言进行构建,集中体现了永明山水诗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4.
在祖国的许多诚市和世界各地,在街头巷尾、机场车站,常会遇到有人对我说:“老师,你好!”听后心中感到特别温暖。这可能是做教师的最大的安慰。──谢希德“归去来兮”祖国1952年8月。英国南安普敦海港,有一艘“广州号”万吨客轮技错起航。船头甲板上,屹立着新婚的谢希德夫妇。任凭英吉利海峡上空浓雾笼罩,也不管地中海的浪花飞溅衣襟,“归去来兮”的游子,在心里翻腾着怀念祖国的思潮……她想起依山傍海的故乡泉州,许多儿时的记忆闯进心怀。她真想再登一次清源山领略这阎海蓬莱第一山的风光她真想再去李贽故居,拜读他气盖山河的…  相似文献   
5.
谢本师--学术研究方法的自我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自己在语言、历史、楚辞等学科研究中的几个例证,介绍了他如何在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章太炎等几位大师的指导下,打好坚实的国学根基,继而吸收西方文化、新思想、新科学,逐步形成其中西结合、综合分析、综合研究的体系.成功之源,在于师恩,故以<谢本师>为题,既谢师恩,也对自己学术研究方法作一简要剖析.  相似文献   
6.
梅国宏 《兰州学刊》2008,(1):175-177,157
外向张扬和内敛舒放是谢朓关照自然山水的两种心理图式,分别形成了其山水诗的旷逸之美和萧散意趣。这两种美学风貌共同构成了谢朓山水诗清新自然的诗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女性与革命——以1927年国民革命及其文学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与革命,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履历中,既表现为"互为因果"的依存关系,又呈现出彼此冲突的逻辑悖论.本文以1927年大革命为背景,聚焦于茅盾、白薇、谢冰莹、叶紫等几位参与并表现大革命时期女性与革命关系的作家与作品,借助历史文献,对大革命中的性别关系及女性体验,进行细致阐释和理论论证,以期能够通过文学,返回历史现场,透过性别体验,对革命文化的复杂性,进行一番新颖而有效的审视.  相似文献   
8.
自传是作者自己撰写的以个体真实经历为内容的作品,强调“自”的反照功能。他传是由他人撰写的某传主的传记,强调从作者出发,观照他人。二者由于出发点不同、视角不同,因此对传主身份的认同也有所不同。同时,传记整体上亦表现出内容、风格及效果的迥异。  相似文献   
9.
“二谢”作为山水诗的开创者功不可没,他们的山水诗尚处于主体对客体观照品鉴的层面,总体说来,他们的山水诗是一幅幅写实的静态图画,风貌较为单一;李白的山水诗倾注着主体的生命,是主体与客体亲拥的产物,涂抹着浓烈的感情色彩,展示出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无论那种风貌,都是李白自我的展现,自然被主体化了,这就是李白“我化自然”的山水诗,也是李白对中国山水诗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十八世纪,中国学术史上虽然有“乾嘉汉学”,但思想界却是一派萧杀沉闷,文字狱的刀光血影冻结了自由精神的驰骋;就在这种万马齐喑的压抑气氛中,却涌现出了一位高呼理学“以理杀人”的著名思想家,他就是戴震——戴东原。关于戴震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梁启超曾作过这样的评价:“稍为研究过中国近世学说史的人,都应该认识戴东原先生的位置和价值”(《饮冰室文集》,第65册,“戴东原生日二百年纪念会缘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