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6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使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连接词的使用特点,结果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连接词使用频数总体偏高,并且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连接词的主要语义关系表达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学习者超用或少用某些义项。其次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为母语迁移、学习者语体意识薄弱、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运用和其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等。最后探讨了以上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的叠用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其有着重要的语法功能,但也容易因为词序和形容词的连接产生许多的语法问题.本文就将对形容词的特征、语法意义、常见误区和使用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SECCL,对英语学习者so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就使用频率而言,在口语和作文中外语学习者明显高于操母语者,这种差异在作文中更为明显.但是,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减弱.就用法而言,在口语中,操母语者使用so作为语篇标记词的频率为英语学习者的两倍多,而在学习者的笔语语料中,so主要作为语篇标记词,而不是连接副词.  相似文献   
4.
连接词复合句是俄语复合句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 ,弄清无连接词复合句的构成和意义以及和其它复合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使口语变得生动、简洁  相似文献   
5.
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连接衔接作为重要的衔接手段在中国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中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与作文质量有什么关系?是否连接衔接手段使用得越多作文质量就越高?本研究表明:连接衔接使用数量的多寡与议论文的质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正确使用连接衔接的能力与作文质量紧密相关:连接衔接使用得好,作文质量就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借用优秀的语篇例证,分别从数量多少、可否缺少和其出自语法还是逻辑三个方面分析其差异,从翻译和写作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旨在指出差异和影响并提出在汉语和英语语篇衔接的连接词运用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连接词与关联词是一类表示句子与句子之间句法联系的词 ,在句中它们是确定复合句类型的重要依据。连接词与关联词有着本质差别。本文主要是针对如何区分既可做连接词 ,又可做关联词的同音异义词而展开论述的 ,文中列举了七种区分的方法。在一个具体的句子中 ,这七种方法不一定都用得上 ,可能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的语篇连接词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学习者使用连接词的意识和能力与他们的英语习得程度有关系;2)英语习得程度好的学习者与程度差的学习者所使用的连接词在总数和类别数量上有显著差异;3)在议论文体中所使用的连接词存在单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因果连接词在英语作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的对比研究发现:学习者对书面语因果连接词的使用存在口语化倾向,存在过度使用和回避现象;学习者中介语语用逐渐向目的语发展,但存在语用石化现象,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0.
认知视角与外语学习者逻辑连接词使用错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许多研究对二/外语学习者在写作议论文过程中出现的过度使用和错误使用逻辑连接词的问题给与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母语迁移对于逻辑连接词使用的影响占主要地位。也有研究将这一问题的成因解释为语域概念的影响以及教科书误导的作用。本文拟就Skehan提出的双模式结构,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这些问题的成因,给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