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4):106-115
有清一代,吉林、黑龙江八旗官兵是清廷侍卫挑补的重要来源地。清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部分吉黑旗籍官兵业已因从征立功或以扈从随围来京后蒙挑侍卫,另有新满洲及未编入八旗的各部落精壮男丁也被选送进京,备选侍卫。然而,清廷正式辟设吉黑地区"三音哈哈"送京备选侍卫制度,是在嘉庆、道光二朝多次探索后,于道光十五年(1835)正式创立。"三音哈哈"送京制度的创立,是清廷对在吉黑地区建构起来的"首重军事"统治体系的认可与固守,更负有"首崇满洲"政治目的。该制度的施行,在京师旗籍侍卫内树立标杆典范方面确有一定功效,并为吉黑旗人群体拓宽了进京当差的仕途道路。然而,此制度的推行,在重振京旗满洲国语骑射本业方面效果甚微,更无力扭转整个八旗官兵群体战斗力衰减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杭州驻防是清代重要的军事建置。杭州驻防发展过程中,驻防旗人一方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渐趋热衷文事;另一方面,旗人受八旗制度制约,始终保持“武”的属性。驻防旗营文化因此呈现文武兼具的特征。杭州旗营“文武并存”的特质尤为鲜明,是八旗统治进入中原并且与中原文化交融互动的缩影。从杭州驻防旗人的教育环境、身份嬗变、武事类诗歌书写三个方面分析旗营文化中的“文”“武”二元特质,以此见微知著,谛视旗人群体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文化的多元性作出补充。  相似文献   
4.
弓箭是人类最早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之一 .大约近三万年前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弓箭 .随着社会的发展 ,弓箭从劳动工具逐步演化成军事武器和体育运动器械 .如今在大多数国家 ,弓箭基本上已褪去了劳动和军事武器的本色 ,成为一种纯粹的竞技或娱乐体育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金世宗完颜雍在位29年,为了常葆女真全民族骑射武功不衰败,有效地抗击北方鞑靼部族南下攻掠金国,特在黑龙江金源故地山林中,大力倡导女真族以射猎野兽为实战的习武运动.同时颁布有利于生态平衡保护野兽繁衍的法令.对金国北疆世居混同江两岸的乌底改族施以残酷剿杀,以求得金源故地北疆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赵武灵王的胡服改革是战国中期在赵国上演的一场富国强兵的改革。武灵王以改变军事为切入点,胡服骑射,移风易俗,富国强兵;使用教化方法以理服人,渐次推行,过程长,代价小。武灵王提供了循次渐进的温和的改革模式,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清朝统治者较历朝历代的统治阶层更加关注满族的家庭教育.究其原因:统治阶层出于维护和加强满族统治的需要,保持满族民族特色及加强军事力量的需要,满族子弟出于个人从政入仕的需要.满族的家庭教育对提高满族的民族素质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乾隆时期 ,与清朝统治由盛而衰相一致 ,八旗教育也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转入衰落的过程。因清朝政府推行清语骑射的极端的教育政策 ,延缓了满汉民族融合的步伐 ,限制了八旗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提高。乾隆时期八旗教育的转变对于清朝中期以后政局的发展 ,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武士的历史上,关东武士素以英勇善战、敢于拼命著称,平安时代中后期和镰仓时代还有"坂东武士天下无敌"的说法。在决定日本历史命运的"源平大战"中,关东武士帮助源赖朝夺取胜利,创建镰仓幕府,自己也成为统治阶级的中坚力量,控制武家政权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机关。关东武士在战争生活中形成的"坂东武者之习",作为武士道的源头,无论是伦理观念层面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还是战争层面的合战样式和战场上的"杀伐之心",均为武家社会的典范。镰仓幕府建立后,源氏的"坂东武士道"不仅引领幕府时代的武士道和时代精神,而且还升格为幕府政权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殷墟骑士墓等考古材料,结合史料,分析《六韬》成书时代与作者,其中涉及骑兵的起源问题,以及殷周战争形式等问题。由于材料奇缺,有许多问题还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此文希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