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1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94篇
管理学   908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169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2551篇
理论方法论   394篇
综合类   6146篇
社会学   936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318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664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773篇
  2009年   781篇
  2008年   873篇
  2007年   708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81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人格独立和两性和谐,一直是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者追求的目标。在中国,唐代以“包容乃大”的时代精神,孕育出了散发着独特光彩的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无论是家庭生活中的女性,还是市井生活中的女性,她们大胆追求自由爱情;敢于对强权制度反抗和追求平等的声音;肯定、施展自身的才能,都展现出女性独立人格觉醒的意味。并且,在男女两性肉体和精神的触碰、交流中,展现了融洽、和谐的两性关系。从而以超时空的姿态契合了女性主义者的理想。但是,我们在肯定唐传奇中女性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和谐的同时,也要看到,受时代和女性自身认知水平的制约,她们只是在有限范围内追求思想和行为上的独立、和谐,尚未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明治日本"是一个存在较大成长空间的研究领域。这既是由于跨国家、跨文化之特殊性质,也在于这一问题内部本身包含了不同文化思想学术知识体系的交集以及相互影响和结构关系。在这一领域,日本研究者有一系列出色的研究,尤其在还原历史现场的实证考察方面做出了有益贡献;而国内鲁迅研究界在对"历史现场"的庞大背景、内部复杂交错结构的把握和理论提升等方面,则具有潜在优势。彻底清理、还原"历史现场",突破固有观念的限制,以开放兼容的学术态度构建鲁迅与日本关系的模盘,将为这一研究带来崭新的视角视野和参照坐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为例,分析了其"类别性""强化性"和"缺席性"媒介呈现上的负面效果,并从该阶层拥有的特质条件和媒介生存境遇两方面剖析了成因,进而从国家政策、阶层自身和大众媒介三方提出了建构良好阶层形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党的形象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各界的心理期盼。研究发现,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重大事项决策是否于法有据、各类党政公职人员清廉程度、党员违规违纪行为是否被严肃问责等,是影响公众对党员遵纪守法形象评价的显著性因素。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发挥其先锋模范,战斗堡垒作用、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以及加强廉政意识和遵纪守法教育等,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社会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悦读)》2020,(4):13-13
鲁迅:顺其自然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鲁迅与周海婴一起生活了7年,称其为“小红象”,因为周海婴刚生下来时皮肤红红的,所以叫“小红象”。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解释:“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这足以显示出父爱。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7.
金庸武侠小说研究成为时下的热门课题,在其十五部作品中,从陈家洛、郭靖到萧峰,再到令狐冲、杨过,最后通过韦小宝,展示了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形象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侠之正”到“侠之变”再到最后的“侠之反”。  相似文献   
8.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服务并拥有更多读者是图书馆的生存要义.在当前电子图书等新技术大举扩张的环境下,纸质读书市场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顺应这一时代趋势,必须加大培育图书馆文化,弘扬图书馆精神,研究图书馆文化品牌体系和文化品牌建设,从实际出发,以图书馆文化为支撑,以区域性、历史遗址和精神留存为基点,做好图书馆文化品牌研究,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赵华 《东岳论丛》2019,40(10):164-170
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主要在伦理的觉悟、阶级感情的绝对化和人情、人性的表现等维度展开,呈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一方面是思想启蒙、阶级斗争、市场经济等时代话语对小说伦理叙事产生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是小说伦理叙事积极参与20世纪主流话语的价值体系建构。从五四时期到20世纪末,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虽然在具体的表现形态上比较复杂,但整体上保持着与时代同构互动的精神内核和价值指向。一定意义上说,20世纪中国现代小说兄弟伦理叙事镜像式地折射出了20世纪中国现代伦理思想变革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