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158篇
综合类   1327篇
社会学   185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Educational scholars claim that teacher morale has suffered from accountability pressures and constrained professionalism, but exactly what is most diminished by these pressures remains unclear. Drawing on recent theoretical work on public school organizational culture, we hypothesize that accountability pressures hurt teacher morale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turnover by undermining the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the school and by diminishing teacher cooperation and trust. We find support for this hypothesis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teachers in 2011–12, and a follow-up survey from 2012–13. The analyses test whether a collective pedagogical teacher culture, comprised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and teacher collaboration, buffers the impact of these pressures that diminish teacher morale. Counter to past research, we find that a strong collective pedagogical teacher culture does not buffer teachers from the ill effects of negative workplace conditions in the form of accountability pressures. We also find that accountability pressures in the form of district dismissals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likelihood of teachers leaving their school, and this relationship is not mitigated by strong professional culture. We conclude that accountability pressures partly undermine goals of improving performance and equity in public schools by sowing seeds of teacher dissatisfaction and contributing to teacher turnover, thus thwarting student achievement in struggling schools.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但其思想是矛盾的 ,这种矛盾同他的王室地位和先秦时期的夸饰风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矛盾并不影响其人格的评价。韩非子是个爱国者 ,其人格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3.
宋代理学到南宋孝宗、宁宗时期达到极盛 ,但无论从理学道统承传方面还是从社会政治条件方面看 ,孝宗之前的高宗朝实为理学发展的关键时期。理学由北宋时的民间之学发展到南宋时占主导地位的学派 ,活跃于高宗朝的程门弟子对二程学说的极力推展是一重要因素。同时 ,面对激烈的民族矛盾 ,高宗集团选择了主和派的妥协主张 ,并有意识地寻找与这一政策相适应的学术思想作为其理论根据 ,程系理学正是在这一现实政治需要中得到高宗集团的接纳、支持而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到孝宗朝 ,朱熹使理学形成庞大的思想体系 ,标志着中国古典哲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在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铁路统一案”与“山东问题”的斗争中 ,林长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是致力于铁路统一案之提出与实施 ,继而力主把青岛问题与胶济铁路及其延长线济顺、高徐两路联系起来 ,之后又运动拒签和反对与日直接交涉。从整个过程来看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之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可以看出 ,五四运动虽因外交问题而起 ,但其中杂有许多内政的因素。五四运动既是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化的结果 ,也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分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菁华 《殷都学刊》2007,(2):99-103
李贽对公安派的影响是直接的,在其理论建树上有启发作用。李贽和公安派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又有某些偶然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06年,他应安徽巡抚诚勋和学界名流姚永概的极力邀请,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协助创建省师范学堂,对安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被遮蔽的"文革"叙事--从《玫瑰门》评论小史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门>是铁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部以"文革"为背景的重要作品,但从<玫瑰门>的评论小史可以看到,80年代后半期以来,评论界对"文革"主题的忽略与遮蔽是普遍的.其中对抽象人性的偏爱,导致评论界对铁凝等一些小说家揭开"文革"政治对人性阴暗面的催生和放大,与人性固有之丑陋的合谋真相这一努力,大多视而不见.这一情形与8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当代文学观密不可分,也与"瞻前"而非"顾后"的社会文化心理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因受五四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版<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言论,充分展示了对现代性追求的独特禀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重镇学衡派.学衡派既反对激进反传统的情绪化态度,又不赞成以西方晚近某家某派标举西方文化的文化观,而是主张新旧相对论,认为古今中西文化当明其源流,融会贯通,以建设真正的新文化.学衡派现代性源自传统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现代化即西化的立场构成对立互补的关系,代表着另一种文化启蒙,当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林纾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清末停滞凝固的小说艺术模式,为当时的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他是近代较早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小说艺术的作家,大大拓宽了爱情小说的艺术领域.其独具特色的"技击小说"为后世的武侠小说提供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他的小说尽管存在着一些缺陷,但部分作品堪称文言小说的精品.  相似文献   
10.
在引进、介绍西方传播学理论与模式,特别是经验学派的理论与模式时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在引入、介绍这些理论或模式时应尽可能反映其最新的成果;二是在引介时要准确把握原意,给予实事求是的科学评价;三是要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