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沛鸿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作为全国教育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对中国近代教育家雷沛鸿的高教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现实延伸 ,达到了对高教的现实模式进行系统扬弃 ,对其逻辑模式进行全面探索的目的。全书立意宏大 ,开掘精深 ,是一部颇为成功的学术力作。该书特点主要是 :内容全面 ,概括精当 ;分析透彻 ,创获良多 ;运用比较法 ,突出了雷氏思想的特色 ;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学术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就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及研究方法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进行教学。并就如何实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倡导科学探究式学习是基础教育中学习方式的一项重大变革,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科学探究式学习则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和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科学探究式学习的研究和实践,能加深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有利于人们从"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和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探究式学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面向21世纪的学校美育课程应是一组课群,而不是一门课程.这些课群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小学至大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又包括学校第二课堂;它既包括活动类课程、赏析类课程,又包括理论类课程和渗透类课程;它的内容既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类型的人类艺术经典作品,涉及到青少年的艺术能力培养,又涉及到美学、美育、艺术史、艺术批评、审美文化等基本知识.小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感性教育(敏锐感知,激发情感与想象);中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趣味教育(在审美赏析中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大学阶段美育课群的目标设置为人格教育(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5.
多元文化教育是体现或内化了"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教育。它倡导平等、差异、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它启迪我国民族教育对外与国际教育接轨,并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来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观。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教育是一种新的种族主义,并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为文化问题,进而否认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之分,反映了它的僵死的文化观,因此对其必须进行批判,同时对一些观点和提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因特网对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网络教育对超常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超常教育的理念内涵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整合,建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成就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师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深化高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过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策略与对策,进行了全面阐述,对推动高师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教育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文化教育是体现或内化了“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教育。它倡导平等、差异、合作的思想和理念。它启迪我国民族教育对外与国际教育接轨,并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来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的价值观。多元文化主义及其教育是一种新的种族主义,并把复杂的社会问题简单化为文化问题,进而否认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之分,反映了它的僵死的文化观,因此对其必须进行批判,同时对一些观点和提法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民族地区如何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并分别就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在推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及相应对策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等,也不能急,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必须协调好社会各层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