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发生学的方法,揭示共同体观念的语词生成和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建构。第一部分,作者指出,共同体这个语词在西方语言中源于共善和公共,具有丰富的内涵。第二部分,作者指出,共同体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在哲学形上学和伦理学的语境下,共同体与共善的关系密不可分;而在政治学的语境下,共同体是公共的名词化和实体化,共善则是建构人类社会的纲领和目标。把善提升为至善是一条哲学伦理学的理论建构通道,而把善提升为共善,则是哲学政治学的通道,与哲学伦理学的理论建构通道并行不悖。第三部分,作者指出,奥古斯丁批判地吸取了柏拉图和西塞罗的相关思想,然后以公义为纲,建构了他的理想共同体———上帝之城。奥古斯丁对共善的探究,直接导致对理想共同体的理论建构。他的理想共同体以信仰为核心,以伦理为共同体成员的守则,以秩序与和谐为共同体的特色,以普爱为共同体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政治家篇》是柏拉图晚期的一篇著名的政治学作品,其主题是为真正的政治家做出界定。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通过二分法确立了政治家定义的逻辑范围,借助于神话故事明确了政治家定义的根本前提,最后他又将政治家的技艺等同于国家之网的编织,通过类比逐步阐明了政治家编织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一部“正义”论,为此柏拉图首先从个人的正义入手,然后通过理性的归纳,引导到对国家正义问题的讨论上,最终提出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  相似文献   
4.
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可以看作是政治合法性思想的产生阶段.政治思想家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阐发了政治合法性理论:柏拉图"正义"论、阿奎那"神授"论、霍布斯"主权"论、洛克"契约"论和卢梭"公意"论等.这些合法性理论有相同的基本的主线,这就是社会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如何看待社会与个体的关系、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帕默尼德》被称做柏拉图最难解的对话之一,前后两个部分在形式与内容上看似极不平衡,纯哲学的逻辑讨论包裹在戏剧情节下,开篇的情节看似离题,实则是理解第二部分的钥匙。开篇戏剧场景的设置包含了柏拉图对哲学基本处境的深刻洞察。在《帕默尼德》的开场,克拉佐枚奈的爱智者与埃利亚的爱智者都被置于雅典城邦的政治中心,哲学的探问处于宗教节庆的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6.
正义与智慧的关系问题是柏拉图政治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文章试图从正义与智慧的关系这个视角探查柏拉图政治与哲学的张力与和解。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政治与哲学张力产生的源由,正义与智慧概念及其复杂关系,以及如何用智慧解决正义问题及其所产生的难题。最后再试图阐明正义与智慧,哲学与政治在柏拉图那里如何达到了和解。  相似文献   
7.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通过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而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伦理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和柏拉图作为东西方重要的思想家,他们关于人际关系的论述不仅对各自国家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东西方不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在充分阐述孔子与柏拉图各自对人际关系论述的基础之上,比较两人的观点,不仅有助于了解他们各自的思想,也有助于进一步研究东西方伦理关系的特点和规律,对现代社会中如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想国>开篇之后,迅速把前政治问题(幸福晚年)及一般性弱者政治问题(回报正义)提升到专门的强者政治问题(宪法正义),把焦点集中在谁应当握有领导权的问题上.柏拉图的方法论是类比,即"灵魂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灵魂化"的比较.据此,他提出了一种"内化正义"现.其本意是用这种"新正义"帮助日常正义的重新确立,但在民主社会中的人看来,"等级集权正义"正是最大的不义.  相似文献   
9.
要评价柏拉图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要认识到柏拉图其实是很痛苦的 ;第二是从他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理性主义出发来认识他的文艺观 ;第三是我们应该看到柏拉图在否定文艺的过程中揭示出了文艺的一些根本特点和规律。我们不能简单地只是因为柏拉图否定文艺的结论就认为柏拉图对文艺只起到负面影响 ,只是“反面教材” ,而是应该看到他的正面贡献。在柏拉图那里 ,过程比结果要重要得多 ,这一点对文艺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剖析了柏拉图"理念"概念内含的人类理性的认知、建构和价值等多重功能,进而阐述了海德格尔对这一概念的批判,分析了这种批判在逻辑思路展开过程中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当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理性悖论在于人类未能完整地理解理性的意蕴,应进一步审视理性,走向真正理性化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