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21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节选《山东方言研究·概论编》的三部分内容:一是通过山东史前文 化推断山东方言的产生及现代山东方言分区格局的形成,二是结合山东地方历史评述山东方 言在汉语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三是从研究内容和方法总结建国以来山东方言研究的发展道 路。  相似文献   
2.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运动爆发之前 ,在国内各派政治势力围绕着“铁路统一案”与“山东问题”的斗争中 ,林长民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先是致力于铁路统一案之提出与实施 ,继而力主把青岛问题与胶济铁路及其延长线济顺、高徐两路联系起来 ,之后又运动拒签和反对与日直接交涉。从整个过程来看 ,林长民与五四运动之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从中也可以看出 ,五四运动虽因外交问题而起 ,但其中杂有许多内政的因素。五四运动既是社会变动和文化变化的结果 ,也是当时各派政治势力分化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社会两方面设计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对山东农村经济与社会内部诸要素发展的状况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 ,从中揭示山东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因素 ,进而提出推进山东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昉  刘平 《东方论坛》2012,(5):46-53
辛亥革命时期,末任山东巡抚孙宝琦既效忠于清廷,又对革命党人持有恻隐,希望清廷与革命党人实现政治和解。但是,他面对省内的独立呼声和北方清廷的双重压力,无法从容转圜,从而陷入彷徨不定的心态纠结中。孙宝琦先是被迫宣布山东独立,当袁世凯指使第五镇反对独立后,孙宝琦即秉承袁世凯旨意,宣布取消独立。山东独立的波折造成了孙宝琦政治人格的分裂,使其长期受到负面评论,但是客观上却使山东避免了南北冲突的战火,因而应当予以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遭受了严重的天灾敌祸,由此而产生了极大的荒情。根据地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方面大力放赈救急,另一方面领导根据地军民扩大生产,增加财富。根据地的救荒运动不但为战胜灾荒、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共同纲领》的文教政策,使山东大学顺利实现向新民主主义大学的转变,在建国初期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校长华岗为全校师生所授政治大课,采取理论联系实际和以理服人的方针,系统地给山大师生讲授了党的政策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了山大师生的觉悟,为20世纪50年代山大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借新生活运动加强专制统治的山东韩复榘政府,在社会问题的整治上颇为用力,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长期以来史家和坊间在评论韩复榘的时候,不是着墨于其政治生命后半程“印影”,就是湎于渲染韩的各版本“闹剧”的生产。尽管韩复榘的新生活运动呈虎头蛇尾之相,但即便摒弃后现代史学中的断裂地方史、小叙事的范式,史者也应有义务继续加力破除笼罩在韩复榘式的历史人物身上的流言,更客观地“见”他们曾有的“虎头”。  相似文献   
8.
路学军 《唐都学刊》2011,27(2):53-58
山东士族传人多以学行闻世,并以此形成了以经学家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这一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唐人崔暟墓志则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经学传统、家学与家风的关系等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变化。不过由于山东士族家学传统的底蕴依然深厚,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其在唐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清政府“对外宣战”的上谕,促进了山东义和团运动的重新高涨,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把人民逼上造反的道路。复起的地区广泛,斗争声威诰大,残存下来的教堂成为被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义和团在山东复起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1—2006年的数据对山东省SO2排放的规律进行研究,得到山东省SO2排放的环境学习曲线。应用这一曲线,定量分析山东省17个地级市减少SO2排放的潜力,并结合2006年各市的万元GDP能耗情况,对它们的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