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易传》除《杂卦》而外,均成书于孟子、荀子之后,司马迁之前,其成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系辞》、《文言》、《彖传》、《象传》、《序卦》、《说卦》、《杂卦》。作者除《说卦》为汉初方士儒,《杂卦》为汉武帝以后的汉儒所作外,其他基本上是战国末至秦、汉初的子夏后学所作。《易传》的出现体现了百家争鸣以来,儒家"以神道设教"构建儒家化形上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易传》看来,天地人无不具有自己特有的价值。天地自然的价值在于生化万物,圣王的价值在于顺天应人,化成天下,贤人君子的价值在于致命遂志,而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保合太和”,其中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等等。这些不同的方面相资相济,和同而不相悖害,浑沦无间,融为一体,就是“太和”,即最高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3.
着重考察了苏轼在<东坡易传>中对"道"与"性"的论述,发掘了其易学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内涵,即以佛道解道、性;与认识论上的内涵,即以庄解道、性.并指出苏轼易学哲学的特点在于"诸家并举,会而不通".其"不通"主要表现在本体层面的佛道之学与伦理层面的儒学之间的不通,而苏轼所心仪之庄学的认识论意义与理论宽容精神正好成全了这种"会而不通".  相似文献   
4.
《易传》对《易经》的阐释,以"中"为标准推断吉凶,以"和"为宗旨申说易理,以刚柔相济为尚,以刚柔适中为善,以追求崇高与美好为宗旨,以师法自然、生生不息为旨归,并以和融的语言为媒介,充满了中庸和穆的思想,反映了以中和为美的观念,体现出中正和谐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早期解释学:《易传》解释学的三个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传》是一部解释学著作。"唯变所适"、"见仁见知"是《易传》依据"道"提出的解释学原则。道与人有相同属性,这是解释发生的关键;人性偏离了道的属性而呈现出缺失,则是人理解和解释道的真正动因。解释始于感,人感通《周易》以显三才之道,这是《易传》解释学的终极目标。就释道而言,道的意义是确定的、清晰的、抽象的,但道又是不确定的,表现为道在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变动性。道的特性为解释者提供了广阔无限的解释和认知空间。以"唯变所适"和"见仁见知"原则为出发点,《易传》通过解释《周易》文本实现了三个转向:由卜筮解释转向德义解释;由文字解释转向普遍意义解释;由卦爻符号工具性解释转向世界意义及其概念解释。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即有解释学,《易传》解释学既不同于西方早期解释学,也不同于具有严格逻辑体系的现代哲学解释学,有自己独特的路数。  相似文献   
6.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同时 ,也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 ,《诚斋易传》是反映他的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过去人们通常将“引史证经”作为杨万里释易的主要方法 ,忽视研究杨万里在释易中对分类方法的广泛运用。杨万里不仅将分类作为区分概念的工具 ,同时也是以之作为类比推理前提的 ,在分类中 ,杨万里以气类感应为基础 ,揭示了天、地、人之间道德原则的同源性 ,展示了《周易》乃圣人通变之书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李卫军 《兰州学刊》2007,(3):201-202,72
"时"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先秦,它经历了由自然之"时",到"凡岁月日刻之用",进而发展成与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一个概念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易传>之"卦时"说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左传》、《国语》、《老子》与《易传》道论学说的比较分析,对《易传》道范畴的内客及特点作了初步的考察和梳理,肯定了《易传》道论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苏轼的“因物赋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具有母题性质的文学意象,苏轼对这一意象的基本认识可以归结为他的“因物赋形”说。在《东坡易传》中,苏轼对水作了深入的哲学阐释,他的“因物赋形”是以“柔外”与“刚中”的完美统一作为内在的精神实质。从“刚中,,的一面来说,主张顺性适意的自然之道;从“柔外”的角度来看,则主张在顺性适意前提下的不变之变,两方面结合才是苏轼的“因物赋形”说的全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易传》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全新而宏大的学术视野,推出了“人文化成”的价值理想,指出,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宇宙万类的基本表征在于人文;社会人生的真正希望,也在于为人文精神所遍润、所陶养、所转化与完善提升;以人文的精神化成天下,才是社会人生的唯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