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族际赠礼是不同民族交往的常见形式,但并没有引起较多学者的注意。崖底村回汉族际赠礼的个案显示,族际赠礼中渗透着不同民族的心理、习俗、信仰、道德、伦理等文化资本诸要素的运行,礼物经济是不同民族成员为争取最大社会资源的一种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家川回族皮毛行店曾在地方经济中活跃一时,但目前却处于史无前例的低谷。张家川回族皮毛行店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行店客源和货源的减少,行店自身经营模式的被动改变,以及目前当地软、硬环境的不足。只有通过振兴皮毛市场、弥补行店主自身的不足以及加强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等举措,才能解决张家川回族皮毛行店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皮毛经济发展历史悠久,基础良好,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县皮毛产业经济曾在地方鼎盛一时,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却处于低谷。张家川的自然环境,资源优势和穆斯林文化传统为产业集群发展积蓄了待发力量。整合新构的皮毛产业集群产业模式以优化地方资源,借力群众的经商优势,整合产业链的优势环节,将畜牧养殖业、皮毛贩卖业、皮毛加工业、制造业、贸易企业等产业环节精耕细作,独立集群,形成系列,整体发展。该模式将零散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合力,提升了张家川皮毛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李得仓受抚后治理张家川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得仓接受清廷招抚之后,成为地方官员,负有安抚一方百姓的责任。他向清廷争取回民的正当权益,促进回汉团结,支持民族宗教事业,为张家川地区的社会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虎有泽 《回族研究》2004,1(3):40-45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张家川回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时分析了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因素,即自然环境、历史社会、经济环境等。作者认为张家川回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当地回族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试析历史上张家川的回汉民族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历史上的张家川回汉民族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认为总的特点是团结、和睦。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这种民族关系对当前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民族工作有借鉴意义,同时为研究其他地区的民族关系提供了一个典型的个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