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8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312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命的困境与心灵的自由——庄子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刁生虎 《南都学坛》2002,22(2):98-103
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本宗旨是实现对构成生命困境的必然性因素 (“命”)的超越 ,达到个体生命心灵的绝对自由 (“逍遥”)。庄子将人生所面临的生死、时势、情欲等困境概括为一种必然性范畴———“命”。而作为“逍遥哲学”的开创者 ,庄子找到了三种超越生命困境、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 :安命、齐物、体道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服饰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服饰变迁史,壮族服饰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历程。在壮族服饰习俗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物质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传统壮族文人的文论在全国影响并不大,但是否就因此而没有价值和意义?尽管受到汉族文人文论的巨大影响,并因此还具有滞后性,但传统壮族文人文论的存在仍有其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和意义表现为:它是对传统壮族文人文学创作的总结;它是壮族民间文论的发展,是壮族人民对文学思考的进一步深化;它是对全国文论的一种丰富。在这三个方面,它有着别的文论无法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庄子逍遥之旨是通过“小大之辩”的寓言揭示的,但历代学者对“小大之辩”的注解各异。郭象从庄子万物自足其性的思想出发,认为小大虽殊,但其逍遥是一样的。钟泰、支道林等则从人的境界处立论,但二者又有不同,钟泰认为“赞大而斥小”,支道林则认为小大皆未适逍遥。各家都企图立足庄子思想,揭示逍遥之旨。庄子之进路在于通过“小大之辩”,进而超越“小大之辩”,进入逍遥之境。  相似文献   
5.
张衡在汉魏文学诸体的传承中具有相当关键性的作用,他承前人而续作的文体有都邑赋、畋猎赋、述志或宣志赋、伎艺赋、设论、七体等。张衡的辞赋作品不仅有继承之功,在题材和体裁上也有创新。张衡的赋作明显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从诗歌成就来看,张衡对“汉魏风骨”中“风”之方面的贡献颇多。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米国之一 ,壮族是我国将普通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的民族之一。早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交迭之际 ,壮族的直系先人岭南越人就已经在采集和渔猎的时候驯化野生稻为人工栽培稻 ,开始了原始的稻作农业 ,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稻作的人类群体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佥文先生长期致力于民间传说研究,其新著《壮族风物传说的文化研究》以文化学为理论视角,系统、深入地研究壮族风物传说,开创了民间风物传说研究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调查所得数据基础上,对北京地区壮族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及语言态度进行分析解释,兼与现有的对广西地区壮族的各项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对壮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布洛陀经诗》虽然已超越"孤雌繁殖"的认识阶段,但却没有完全陷入男性"惟我独尊"的窠臼。其中关于男女祖神并尊的唱颂,以及对妇女地位和作用的某种肯定,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壮族性别哲学的精髓。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寻求性别和谐发展之道时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在桂滇交界地带驮娘江流域的约 30万壮族人中 ,至今仍盛行着一种女娶男嫁、男从女居的婚姻形式 ,壮语称之为“欧贵”。在实行欧贵婚姻的社会里 ,没有婆媳、姑嫂、妯娌的关系 ,夫妻和睦 ,家庭和气 ,社会和谐。欧贵婚姻具有传宗接代、养老抚幼、调济家庭男女余缺、保障穷人婚配等功能。稻作农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是欧贵婚姻得以长期存在的条件。现在 ,欧贵婚姻已同当代社会自然接轨 ,成为自主婚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