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ublic relations ethics is confused and often superficial in its approach, relying heavily on traditional theory, with only occasional reference to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rofessional ethics, particularly feminist and global ethical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2.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天才作品,历经沧桑,终被世人接受,并成为久读不厌的文学经典。弗莱把神话原型理论与文学作品相联系,为我们解读经典另开先河。我们能通过神话原型来反观人类的命运,构建信仰与历史责任感。本文正是从基督原型、夏娃原型、撒旦原型、失乐园原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堕落与上升、自然与文明的关系,从而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相似文献   
3.
《太阳照样升起》文学批评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是公认的经典作品。本文将就西方评论家从不同视角、不同文艺批评方法对该作品的阐释研究做认真细致的梳理和综述,认为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对提高读者对该作品的理解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卫拉特蒙古的《江格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本文运用西方批评理论中的神话原型理论解读《江格尔》,作品所反映的原始意象印证了神话原型理论,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诗歌三十年正处于一个呼唤光明、需求热情、崇尚力量的时代,诗人潜在意识中所包含的对始原太阳意象的理解,是诗人们热衷于太阳命题的内在心理根源,正是诗人内心对于和平、光明、幸福的需求,造就了有"光、热、力"特征的太阳意象群在现代诗歌中的密集出现和衍生。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地区建筑“继承与发展”、文脉延续等热点论题,我们可以从文脉的渊源、文脉与建筑传统的关系深入剖析,以地区建筑原型作为研究途径解读建筑的地域文脉的本质,并从前后、左右与上下多维视角挖掘地区建筑文脉的动态发展。  相似文献   
7.
哈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除《远离尘嚣》外,《还乡》、《一双蓝蓝的眼睛》等作品中也有着拔示巴的原型。通过比较她们的经历与性格可以看出,哈代对于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内涵的深刻体会和娴熟的运用圣经原型人物的高超手法及其深沉的基督教情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帝王原型 ,它们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祖宗崇拜。当时 ,一个有才有德的族长往往被当作祖先和神来供奉、祭拜 ,成为神人合一式的帝王原型。此后 ,又演变为更具有人的色彩的天人合一式原型。各种明君和昏君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重复出现 ,体现了人们对统领整个家族的非凡力量 ,对凝聚这个民族的精神的渴望 ,体现了寻宗溯祖、落叶归根的愿望和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  相似文献   
9.
英国文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扁平的,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人性深度感。《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诞生在作者遭遇情感危机的人生苦痛阶段,流露出作者精神世界的痛苦挣扎,小说中的人物在更深层次上与圣经人物原型隐秘相合,映射出创作主体潜意识的想象性宣泄,作品中多重人物性格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其实质是虚构了一个“受难”“复活”乃至“牺牲”的原型故事来寻求解脱人生困境之途。  相似文献   
10.
Suicide as a form of political protest is a little studied social phenomenon that cannot be dismissed simply as being irrational or patholognomic. We consider protest suicide to be a meaningful social action as purposive political act intended to change oppressive policies or practices. 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associated with suicide in general, and protest suicide in particular, so as to construct a general explanatory model of protest suicid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Then, it analyzes protest suicide as a meaningful social action. People considering protest suicide have to discern the logic of the situation in which such action is to take place. This involves answering two fundamental questions: Is suicide an acceptable course of social action? Is the envisaged protest suicide likely to achieve their hopes, aspirations and goals? How these questions are answered gives rise to a set of protest suicide archetypes. Our analysis generates a more sophistica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reasons for, and motivations behind, protest suicid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