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111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思想,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科学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善”的思想,因为它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善”的思想推向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美丽的思想,因为它不仅准确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力求构建美丽新世界,还将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活力的显著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玄言诗与宫体诗中的物象是从山水到美人的演变,是从追求本质真实到执着现象真实的转换,这充分表明了东晋到南朝物象地位变迁的轨迹。玄言诗中的自然山水以象征化、简约化的形态彰显自身,宫体诗中的物象具有鲜明的感官化、唯美化的新变特征。主体的不同心态促成了二者各异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3.
自然美是人化自然的结果,山水诗画艺术是主体自然美感经验的物化形态。从六朝到宋代的山水诗画艺术,大致经历了从写形、传神、达意的转变过程,同时又折射出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左传》这部史书的文学观常与政治、文化、社会伦理、艺术等融为一体。主要体现为:一、称诗言志,借用现成的诗章来说明自己的意志,并往往表现为断章取义。二、美善相济,强调“立言”须服务于当时价值体系,但又不能忽视文辞的审美要求。三、和而不同,表现为文艺上的杂多而一,不同声律、风格相和谐的审美理想。四、中和之美,要求以理节情,温柔敦厚。  相似文献   
5.
屈原的祭事诗《九歌》具有深婉的人情美 ,其中的人与物、环境与神灵的关系和谐统一 ,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美与瑰奇温情的神灵世界。而这种人情美的构筑 ,与春秋战国时代“以善为美”的道德伦理哲学及屈原“美政”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 ,《九歌》的永久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形美、境美、事美 ,更在于其深层的“善美”。  相似文献   
6.
《红字》问世一个半世纪以来 ,中外评论界就其主题研究见解颇多。在探讨其主题的道德意义上 ,西方评论界较普遍地认为《红字》中宣扬的是人生来皆有罪的清教教义 ,小说的主题是论罪恶。本文探析了《红字》主题的道德意义 ,即《红字》主题思想的主旋律不是论罪恶 ,而是论人性 (包括善与恶 ) ,论道德行为 (包括德行与恶行 )。它不仅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假恶丑 ,而且大力颂扬了人性和人类道德行为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7.
文学美育影响人性塑造的原因大致有下列三点 :第一 ,文学形式美对人的性情的陶养 ;第二 ,文学形象对人的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塑造 ;第三 ,文学情感对人生境界的开拓和提升。  相似文献   
8.
民生电视新闻以生动的实例、严谨的推理、透彻的分析令人信服地打动着广大受众,让人们在不经意中受到深刻的“善”与“美”的熏陶。民生新闻节目已经成为传播“善”与“美”的平台,发掘民生新闻节目的道德教化功能及其表现方式必将成为电视媒体特别是省、市电视台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美学的见解中一直强调审美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元代曲家于困境和焦虑中,用以天真率意为旨归,融大俗大雅于一体的绝唱"我大元乐府"去体察和表现美。曲家所感受的焦虑、怨愤、痛苦、欢乐和内心所必须担当的使命,使他们不断地以创作去呼唤人生价值的意义,通过赋曲运思,通过审美之径,去感悟人生生命意蕴之所在,并在唤醒自己之时也在唤醒着他人,而走向"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人生之谜和超验之美——体悟《红楼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观的此岸和大荒的彼岸之对话及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审视 ,体悟《红楼梦》的超验之美和人生之谜。并试图探索艺术意象对造就《红楼梦》艺术至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