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55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1世纪初到14世纪中叶,英法两国之间战争不断,在社会变革的同时,语言词汇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期英语中法语借词的特点在于:(1)法语借词与本土英语既有同义性,又有差异。(2)出现了法语借词加英语词缀或法语词缀加英语词根构成另一个新词等现象。(3)法语借词进入英语之后,其词义出现扩展、缩小、升格、降格等现象。法语借词使英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所使用的语言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浅谈类比法     
首先给出了类比的定义 ,就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并介绍了它的二个主要特点 ,即跳跃性和可靠程度低。然后结合一些成功的类比案例 ,对它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提高类比法使用可靠性的三个原则 ,一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要尽可能多 ;二是所根据的相似属性之间的联系要尽可能紧密 ;三是所根据的相似数学模型要尽可能精确  相似文献   
3.
从汉俄语的三次借词高潮看语言文化接触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从汉、俄两种语言外来词的借入过程中所出现的高潮现象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社会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两种语言中语言与文化方面的接触情况及广义的外部借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郭锡良等人主编的1999年商务版《古代汉语》经过修订,补正了一些以往的注释疏误,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该书在通假字注释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以列举的方式具体分析了书中将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等误作通假字及本借字互倒的情况,认为其有进一步补正和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介喻是当今最为敏感的修辞格之一,其特征主要表现在“本、喻体间的差值”和“辞格本体的外在义”等两方面。 其语用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即基本的和文化的。由于敏感,它常常会带来文化的烦恼。  相似文献   
6.
文章穷尽性考察描写了南宋时期禅宗语录《五灯会元》中"相似"比拟句式的使用情况,从历时的角度考察各类比拟句式的来源、演变,并从共时的角度揭示其在《五灯会元》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语音演变有很强的规律性,但也有例外.本文就四川方言中的一些不符合四川方言语音演变规律的字音作出了解释.通过追寻中古音,探索某类音的演变过程和方向发现,有些例外字保存了古音,如"赴甫"的声母读音[p'];有的反映了某种音变在词汇中的渐变特点,如见系开口二等字中还存有的舌根音;通过分析连读音变发现,有的是同化的结果,如"晌午"中的"晌"念[sau()] ;有的是异化和类化的结果,如"眉"字在"蛾眉豆"中念[mi()「]有的透露出汉语历史上声调平分阴阳的音变信息,如"头"在"前头"和"锄头"中读为[t()u(e)「]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不仅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 ,而且是一位历史学家 ;他不仅有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 ,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进行了阐述。他研究欧洲特别是德国的历史采用了“类比法”,将中国历史的观点和尺度应用于研究外国历史 ,使欧洲、德国等的历史发展成为中国的“镜子”,以呼唤国人学习西方 ,进行改革 ,选择君主立宪的制度。从历史学的角度 ,康氏的历史类比法虽然只涉及到表层现象 ,但作为历史研究从传统到现在的过渡 ,已反映出由旧到新的历史写作形式的转轨。这种新世界历史观 ,不再被视为一种不断循环的历史倒退论 ,而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辞源》(修订本)是今人阅读古代典籍无可替代的权威工具书,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在收词、释义、书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在通假字解释方面存在着本借字互倒和以通假字术语说解同义词、古今字、假借字以及解说自相矛盾等情况,有进一步补正之必要。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上类推仅仅被看作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在诠释学的观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天下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过程,由此只有在规范与事实的对应中才会产生真实的法。类推的过程可以从考察规范与事实的共有意义、回归立法目的和判断相似性等方式来操作,从而实现类推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