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是小区居民日常休闲和交往的重要场所。笔者通过对寒地城市居住小区内中心绿地的实态调查,指出目前在小区中心绿地的设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重绿化和片面追求构图形式,而忽视了其使用功能。笔者针对现存的问题,对沈阳市、哈尔滨市的部分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进行了详实的调查,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寒地城市居住小区在中心绿地的设计中应重解决的问题即小区内部各类活动场地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旨在使小区真正成为有人情味和归宿感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2.
冷战期间由于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原因,在中国周边地区曾经发生多次国际危机。它们对中国的内政外交、国家统一、国际地位乃至世界格局影响重大而深远。时至今日,一些问题仍悬而未决,并困扰着中国。进入后冷战时期,在中国周边地区又发生多次国际危机,其中一些危机不仅与冷战时期的危机有密切联系,而且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攸关。汲取冷战时期中国应对国际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今后中国政府面对可能发生的国际危机,应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使解决国际危机手段的多样化,建立和完善国际危机预警和管理机制,重视军事手段在化解危机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4.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其主要致力于应对金融危机和反恐战争.对朝政策上,其在"巧实力"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寻求在外交、经济、军事、政治、法律和文化等所有政策工具中选择正确的工具或组合.针对朝核问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奥巴马政府倾向于"冷处理",继而"多管齐下",在合作外交的框架内展开更加灵活的外交活动,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继续以对话方式处理相关问题,不过美国也适度增强了对朝鲜的威慑力量,奥巴马政府仍对美朝关系正常化持一种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构建的核心问题是"单极化"与"多极化"之争.在"后冷战"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已从多个方面异化成为了美国化.此种国际政治经济现实,决定了中国应该采取"把握大势,找准位置";"立足周边,广交朋友";"韬光养晦,潜心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幻小说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常常反映出人们对科技发展所持的态度。通过分析20世纪中期美国冷战科幻作品中的典型科学家形象以及当时某些知名的科学家们的遭遇,探讨了科技发展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对科幻作品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新的国际形势为联合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前提条件和机遇 ,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明显的加强。但联合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这些问题与挑战对联合国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40多年的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国际格局与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美国需要在一段没有"对手和敌人"的历史时期内改造整个国际社会、控制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性质,为美国未来可能遇到的威胁或挑战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目前正在实施的一种以"哑铃战略"为核心的全面战略调整,是冷战后美国将要长期执行的战略性决策,是对冷战后美国国家利益发生的变化所做的战略性应对.这一战略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可能要持续到21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9.
东北亚地缘冷战历史的变化促成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并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创造了最为直接和有利的外部地缘环境;崛起后的中国受到东北亚地缘大国如日本、俄罗斯以及世界性大国---美国的战略制衡,随着中国与地区各方势力由制衡向均衡的转变,中国的未来发展只有寻求常态式的发展模式,在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中更为积极地推动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促进本地区的国际和平与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中国最核心利益的外围地区,东北亚对于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国家的完全统一以及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中国在东北亚的未来抉择问题上也只有延续世界历史的趋势,维持现实地缘利益的局面,积极推动地区经济合作与东北亚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1951-1965)历时长达14年之久,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影响,尤其受到美国东北亚战略的影响。反之,日韩会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北亚冷战格局的演变。探讨美国在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的作用,可以分析美国为什么“搭台”以及如何“搭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