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货币,是一种具有财产性价值属性的电磁记录型数据。数字货币在其依存的区块链体系中所彰显的与不特定者之间的支付对价性、与法定货币之间的互换性、使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转移的在线转移性等特点,得以从数据说的角度,将其作为一种数据性财产权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其私法性质进行讨论。有鉴于我国民法总则已将数据纳入保护客体的范畴,数字货币作为数据之一种,理应成为一种新型法律客体,在得到法律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获得保护。  相似文献   
2.
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资金的短缺.要发展西部经济,缩小东西部差距,有必要制定区域(差别)货币金融政策,包括差别再贷款权政策、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和贴现率政策、差别利率政策以及在西部开发中试行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和积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价值形态理论是其劳动价值论区别于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其货币理论的基础。科学地分析和论证马克思的价值形态理论和货币基础理论的形成,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其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商品流通结构是商品流通系统各要素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推动商品运动的结合方式与比例关系。它具有并列与层次性、多重交错性、耗散性、不稳定性等特性。它的几种基本结构是:流通所有制结构、流通规模结构、流通环节结构、流通渠道结构、流通网点结构等。它的涵义、特性、基本结构等各个侧面的问题,为我们研究商品流通结构提供了许多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清末币制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在银贵钱贱、币制混乱的情况下,清政府逐渐创立起一种新的币制,即银元制度。这实质上是中国在币制上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对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供应机制进行了分析,据此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内可影响一国经济,所以控制货币供应量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不易控制和预测,使得货币供应量的控制和对经济的调节变得困难。所以应考虑引入预期指标来提高货币供应量调节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货币的经济功能已为人们熟知,但对其背后隐藏的社会功能,众说纷纭。马克思用唯物主义特有的历史的、内在批判的方法透视了货币的本质——特定社会历史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从货币的历史形成、货币的资本形态和货币导致的拜物教现象三方面分析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并探讨这一理论对理解唯物主义哲学的精髓以及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变革的非常意义。  相似文献   
8.
亚洲金融危机后 ,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开始探讨亚洲货币合作问题 ,“亚元”也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于统一主权下的中国内地和香港来说 ,在这方面能否先行一步 ?尤其是随着两地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内地和香港会不会像欧盟那样在经济一体化条件成熟后采用单一货币呢 ?文章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基础上对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进行研究 ,探讨人民币和港币是否有条件实现货币一体化。研究表明目前内地和香港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不够高 ,还没有满足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但是从内地和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 ,经济冲击的对称性将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 ,货币一体化的条件也将逐渐成熟。  相似文献   
9.
The use of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is not just a natural market phenomenon; it relies heavily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foundations. The historical lessons of the four major international currencies—the pound, dollar, euro and yen—show that a strong partner network and a favorabl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re the two major poli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a stable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e rise of the renminbi, as a late starter looking to become a major international currency,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requisite economic conditions but on governmental diplomacy aimed at attracting more monetary cooperation partners and creat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that support its worldwide use. This strategy reinforces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rise of the renminbi. Building a network of partners supporting the renminbi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and creating a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itutions are the real tests of the issuing country’s political leadership. This political leadership capacity has three dimensions: public trust founded on reputation building; a centripetal force driven by provision of benefits; and coercive force applied through sanctions.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renminbi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its ascent, so the development of its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 should concentrate mainly on gaining public trust through reputation-building and employing centripetal force involving provision of benefits.  相似文献   
10.
The present analysis of the Euro looks for the marks that function systems make on what we commonly take for the European money. Clearly distinguishing between coins and currency, the Euro coins and banknotes are not taken for economic tokens per se but for storage devices that contain both economic and noneconomic information. A systemic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system references on these storage devices shows that the economy has left fewer marks on the Euro than politics, art, and the mass media systems have. We, hence, argue that “the Euro” “is” not just money with a political second mission but rather can be understood as an indicator of the relative relevance that specific function systems do or do not have for the European societies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