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综合类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转型中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加快城市化进程首先是加快人口的城市化进程,而人口的城市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农民工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它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王斌余悲剧”案为视角,对农民工这一都市边缘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特性及制度阙如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重塑农民工社会保障主体地位的法理依据、经济基础和现实社会(政治)要求予以了理论论证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是提升市民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快皖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应不断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体系,完善覆盖新生代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土地权利保障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加快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他们的媒介形象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出现了新特征。新闻框架与群体的媒介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新闻框架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对1012位城乡迁移农民工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女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只有男农民工的60.19%;她们遭遇劳动不安全比例比男农民工稍低;女农民工未签订任何形式劳动合同的比倒要比男农民工高8.13%;男女农民工“体质不如从前”、“遇到失业”的比例虽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女农民工中,这两方面的比例却高达30%、60%;她们遭遇财产不安全的百分比部分与男农民工有差异;她们享受福利的比例较低,大部分福利的享受比例不存在性别差异。为控制女农民工过高的城乡迁移个人风险成本,应将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全社会要树立契约意识与强化职业伦理,城市要建立为城乡迁移的女农民工服务的工作体系,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第三条道路”——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有关部门和部分城市对城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定,既有别于现行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也与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迥异,实为“第三条道路”。而这一制度并不符合城市农民工的特点,因此合理设计这一制度,并进行相应配套制度建设,是完善城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角下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民工是在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变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应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重要性,从改革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加大立法与执法力度,加强社会保障,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促成农民工维权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关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有关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主要是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大、政府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它存在着立法层次低,法律效力弱,立法内容面窄、体系不健全及立法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从法理和宪法角度分析,我国应为农民工完善社会保障立法,主要是提高立法层次,近期内由国务院针对有关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项目统一制定行政法规,远期则由我国立法机构出台单独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完善立法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项目,农民工立法应以社会救助为基础,以社会保险为主体,以社会福利为重要补充;同时加强农民工立法的执法司法力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采取了农民工流动的独特方式。进城农民工的贫困起源于农村,他们的户籍身份使得他们只能从事那些从中获取的收入无法让人摆脱贫困的工作,使得他们无权获得专为非农业户籍人口设立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尽管他们的收入水平显著低于当地的城市贫困标准,但在目前阶段,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到的所谓“城市贫困”处境,应该是农村贫困在城市里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在建立农民工社保的问题上存在顾虑;制度上的城乡分割状况;一些民营企业参保不积极;农民工个人对参保缺乏积极性;城镇社会保险门槛高,操作缺乏灵活性;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认识短视.针对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七点建议:让地方政府同企业一起承担义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设计出一套统一完善、各省统筹的保障制度;实行"完全积累型","低缴赍低待遇","多层次广覆盖"政策,并作为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基石.等七点建议;对农民工的个人养老储蓄实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个人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