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5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4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3篇
人口学   118篇
丛书文集   287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2066篇
社会学   117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00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Emergency material allo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disaster emergency logistics that is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rescue effectiveness and reducing disaster losse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single‐period allocation model often causes local surpluses or shortages and high cost, and prevents the system from achieving an equitable or optimal multiperiod allocation. To achieve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materials in the case of serious shortages relative to the demand by victim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multiperiod model for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materials to multiple affected locations (using an exponential utility function to reflect the disutility loss due to material shortfalls), and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ty of allocations and the cost of emergency response.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both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for achieving multiperiod equitable allocation of emergency material among multiple disaster loca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a nonlinear utility function to reflect the disutility of large shortfalls can make the material allocation fairer, and minimize large losses due to shortfalls. We found that achieving equity has a significant but not unreasonable impact on emergency costs. We also illustrate that using differing utility function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materials add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2.
作家的人格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 ,往往决定着其作品的风格。我们在研究作品风格的时候 ,不能不关注作家的人格。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的审视 ,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探讨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及其特征 ,是深入研究陶渊明作品风格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陶渊明的作品中 ,从他的言行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情趣和胸襟 ,领悟到一种具体的人格。陶渊明自然率真平和旷达的个性特征构筑了他的诗化人格 ,即未经世俗异化的高尚贞洁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内在思想根源是自然化迁的宇宙观和委运自然的人生观。这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他任真自得和固穷守节的行为方式。他的作品中常见的酒与菊、孤松、孤云与归鸟等艺术形象组成了陶渊明诗化人格的象征系列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损耗介质材料电磁参数的宽频带测试问题,提出了利用脊波导进行测试的新方法,建立了电磁参数测试系统,并采用TRL技术进行了系统校准。该方法仅用3个波段的脊波导即可覆盖2.0~18.0GHz宽频带范围内的电磁参数测试,具有频带宽、体积小、测试精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论创新思维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在人类创新的实践中 ,创新思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是多种思维要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它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心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多媒体技术,需要掌握多媒体技术的教师.造就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影射 ,作为一种文学技巧 ,最先出现在《诗经》 ,日后由于意识形态变化的原因 ,并在儒家文学观的指引下 ,逐渐推广到辞赋、散文、小说、词曲和戏剧所有文学领域 ,表现形式也由单一的比喻象征发展到多种类型 ,形成姿态横生、形式大备、羽翼丰满的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与劳动就业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针对我国现存实际就业状况及劳动力素质状况,应对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要求,提高劳动力素质应是解决目前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高效的高校物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经济领域的物流引入高校,提出了高校物流体系概念;介绍了高校物流的组成要素及物流目标。为了增加高校在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及竞争能力,首先应提高物流系统中的管理水平,从整合、优化、预测的角度制定适应新形势下的物流战略。  相似文献   
9.
亨利·米勒是美国20世纪的文学奇才,他的怪异文体使他备受针砭。《北回归线》不仅是他作品思想深度的代表作,也是其怪异文化的范本。以此为视点,米勒的文体风格主要可概括为卑琐素材、污秽物象、纵情声色、梦呓意识、拼贴构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试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成立以来的实践表明 ,其争端解决具有相当强的国际法拘束力 ,保证了WTO各项规则基本上得以有效实施 ,成为该组织的核心机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视角 ,分析WTO争端解决的国际法拘束力 ,着重从WTO争端解决的拘束力之条约依据、实践考察和存在问题三方面进行研究 ,并力图从一般国际法理论的高度来解释WTO的争端解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