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由80年代的强调女性自立、男女平等等造成了新的性别困惑和压迫,到90年代的张扬性别意识、身体写作导致女性的物化,再到90年代末盛行的“小女人散文”的巧用自身优势去赢得社会认同。拟从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中透视女性的生存,从而给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一些启示——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去获得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自我·故我·他人——谈索尔·贝娄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索尔·贝娄以“对人类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种理解和分析在人物塑造上则表现为对人的完整认识和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在他的作品中,贝娄将人物的自我作为叙述的中心,在自我、故我与他人的对立统一中塑造自我。本文结合当代哲学的相关理论具体探讨贝娄的人物塑造,和其表现出的对人的本质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认为重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对于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作者看来,他们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其具体表现是哲学范畴、原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列宁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空间OLAP 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决策支持系统中空间数据可视化应用趋势,研究基于空间数据仓库的一种决策分析 工具———在线分析处理,通过改进空间数据立方体的物化视图选择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更好地解决空间OLAP 响应时间延迟问题. 进而扩展空间OLAP 应用模型和模式,实现更加完备、灵活的空间OLAP 操作功能.  相似文献   
5.
考察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需要区分物象化一般与生产关系的物象化、物化一般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需要区分商品、货币和资本的拜物教性质与竖立其上的拜物教观念。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是指生产关系表现为物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是指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性质,表现为它作为物就具有的属性。资本的拜物教性质非常复杂,远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和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能够透彻地说明的。拜物教观念指的是一种把物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的错认,它直接与社会生产规定的物化而不是生产关系的物象化有关。在拜物教观念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混淆了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抽象化、永恒化了。  相似文献   
6.
吕敬美 《北方论丛》2016,(3):115-119
随着现代性社会的兴起,物化处境也逐渐得以生成。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旨在回应这一物化处境。通过三位一体的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商品、货币和资本等物象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掩盖。拜物教批判的逻辑展开,不仅是现代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而且是意识形态批判的具体化和深刻化。马克思拜物教批判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在于,一方面用关系性思维取代实体性思维来进行拜物教批判;另一方面,在现代性社会中要就现实层面和观念层面双向展开拜物教批判。  相似文献   
7.
姜涛 《学术探索》2012,(5):102-105
本文通过首先对企业文化与公共雕塑艺术之间的相关概念及功能的探讨,进而分析企业公共雕塑艺术的主要文化特征,最后阐述企业公共雕塑艺术是企业文化的物化,企业公共雕塑作为一项设计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最为重要资源的知识,其作用发挥的的物化.因而研究企业内部知识如何物化、知识物化过程中知识沿节点链的流动以及各种知识流的相互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以轮胎的研发与生产为例,阐述了知识如何由普遍科学知识最终形成物化物的知识物化过程,揭示出知识物化过程中的三种知识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科学仪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是科学哲学家大多忽视了对于科学仪器的研究。法国科学哲学家巴什拉对科学仪器展开过具体的论述。巴什拉认为科学仪器是"物化的理论",科学具有物质化的力量,仪器是科学理论物化的产物。巴什拉提出"现象技术"的概念,强调实验中仪器与理论的建构作用。巴什拉认为现代科学现象不是"自然"给定的,而是通过人类参与自然而建构的,特别通过仪器和理论的解释。巴什拉的科学仪器思想可以作为整合后SSK与科学仪器哲学研究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王安忆是当代作家中创作风格变化最为多样的一个 ,其创作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本文通过对王安忆创作历程的透视分析 ,从中梳理出其创作思想、小说观念沿革变迁的痕迹 ,从而探寻其创作发展变化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