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抗战期间武汉各类学校分别迁往四川、云南、鄂西等地的艰难岁月,陈述了师生艰苦奋斗,共度时艰的事例,表现了师生在温饱不保的战乱环境中发愤工作、努力学习、宣传抗日救亡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建语料库,以五语轮体裁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60篇选自国内外水产类权威期刊的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篇模式、语轮特征和语言特征相结合的对比分析,阐明该学科国际主流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语篇特点和语言特色,揭示中外英文摘要行文差异,为国内作者提供写作参考.  相似文献   
3.
艾什诺兹多部小说的创作在对生活世界和异域空间的展现中都表现出反常的特征?:遥远的异域空间召唤的是司空见惯和衰败残破的景象,而身边原本熟捻的世界却是奇异陌生的,奔走游弋于这些地理空间的人物只能是一批虚假的游客和无家可归的人。艾什诺兹独特的地理叙事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困境,同时也传递着作家对人的生存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义山的《无题》诗,历来论者众多,解说纷纭。由于典事与"本事"相融,而致虚实相生,朦胧无定。这首《无题》诗,应主要是一首思念情妻之作。在诗中,作者并非一贯以男性为抒情主人公的立场,有时甚至以女性的角度来审视和抒发其情,更增加了义山诗的朦胧性。这种创作心理和审视角度的迁变,也引起了对此诗一些不确定的新解,很有必要提出并待商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移动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移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根据反定域理论的要求,可以发生重构的话题成分产生从题元域到呼应域再到话语域的连续循环移位.特征核查为移位提供激发机制而线性化理论则为多重复本的删除提供依据.所有除了句首位置的话题复本删除后生成典型的话题化结构.在此基础上,如果最低位置的话题成分拼读为复述代词,就形成左偏置结构.  相似文献   
7.
综合Swales的体裁分析和Halliday及Martinez功能语言学中动词的及物性过程(Transitivity Processes)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上对64篇中外语言学领域类学术期刊摘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文化差异会对摘要的写作产生重要的潜在影响;(2)对研究方法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摘要写作;(3)中英期刊摘要在语步的分布和选词上有较大的不同.提出中国学者应注意摘要写作,规范学术摘要写作,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试图通过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研究,来说明我国中等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在绵阳城区选择五个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在详细问卷调查基础上总结出绵阳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迁移性、迁移方向性、迁移距离和迁移空间类型等特征;浅析了迁居机制及变化,并据此提出绵阳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此建议对于我国中等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复古”运动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利益驱动的结果。“复古”的动机和目的,在于把传统文化贴上现代商品社会的标签,像不动产似的展示与拍卖。“复古”,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但却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文化发展的核心实际上是创新,因为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丁芒散文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以情感人是丁芒散文的主要美学特征;写实而不粘滞是丁芒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神与物游”的景笔是丁芒散文的第三个重要特征。丁芒对现代散文的贡献还突出地表现在继承古代笔记的某些传统特色,又在题材与写法上多有创新,建构了一种“新笔记体”,在当今文坛自成一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