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时代,诸侯争霸,“霸”即“伯”,即争当“诸侯长”。历史上,虽有孟子等儒者对春秋史事评价过低,但孔子作《春秋》记载春秋大事,对齐桓公、晋文公主盟之事给予了积极、正面的评价,并从这段历史中发现政治智慧与思想之光,以“大义”和“微言”形式总结其中的经验。“大义”主要有:“尊王”“尊周”,反分裂;“选贤与能”,天下为公;天下治理,“会盟”共商;倡仁道,鄙诈力等。“微言”主要有:“大一统”;“通三统”;“张三世”;新“夷夏”观等。《春秋》“大义”和“微言”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特质和价值,可以进行现代性阐发与转化:政治上,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推举贤能理政;文化上,促进文明交流与民族融合,维护文明延续发展与民族团结等,这些在当代都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美学思想体现出兼收并蓄、承前启后的特征。殷商“神人以和”、春秋战国追求自然美、现实美的审美倾向都有所表现。追求自由美、悲剧美,构成了屈原美学思想鲜明的个性,极富现实感和历史感。  相似文献   
3.
"戏剧最崇高和惟一有意义的功能便是对生活作诗的解释和富有象征的赞美,并把这种宗教传给人们。"在奥尼尔看来,戏剧不仅要给人以哲理性的启示,还应赋有诗意的美学价值。象征意象,是奥尼尔悲剧美学的载体,它对生活所作的诗的解释和富有象征的赞美使其悲剧洋溢着诗意的美感;分裂与对立,是构筑奥尼尔戏剧美学思想的内核与基因;奥尼尔对希腊英雄悲剧传统的继承,使悲剧回响着崇高美学的激越之音;而对处于现代荒原上的人类困境的绝望探索,使这位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不可避免地遁入虚无的幻美之境。而奥尼尔的悲剧传达出的深邃的美学意蕴则是建立在其悲剧真实性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崇高概念本身带有男权偏见,而且倡导崇高论的两位主要理论家博克与康德都患有厌女症。从朗吉努斯到康德这一阶段关于崇高的理论历史表明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男性的支配感和征服自然的胜利感,二是将女性贬入美的领域并排斥在崇高之外。很多批评家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匡正崇高,其评论产生了许多新术语:女性崇高、物质崇高、家庭崇高以及母性崇高。所有这些批评家都共同地趋向自然,而不是疏离自然,而且她们都拒绝卷入有支配性的智力行为。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反思崇高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当代环境写作,有助于我们拒斥摒弃康德的唯心主义,从而使之成为生态批评理论的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5.
张承志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诗歌两种文体的严格界限 ,使二者之间能够进行对话和交流。他的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同时 ,象征手法的运用 ,又使之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味。他的小说呈现崇高、深沉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文艺中“崇高”的反思:失落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高在艺术领域中历来都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形态,但在当代由于种种原因崇高遭受了被冷落的境遇.崇高的实质是人的心灵超越,它既是人性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人性走向最终的自由与完善的必需元素,是人永远不可缺少的精神一维.当代艺术应该走出"躲避崇高"和"虚"与"伪"崇高的误区,重塑当代的崇高美,使崇高的精神深入人心,为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体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庄严与神圣的特质所构成的体育的崇高美,通过自然、社会和艺术等不同的审美形式,在竞技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对"更快更高更强"、自我超越、团队精神等内在品质的不懈追求,使人们的精神情感得到升华,这正是体育崇高美的实质内涵。而体育崇高美的张扬,又必与体育实施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以及比赛规则制度的贯彻执行等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8.
以《蜀道难》为代表的李白山水诗的主旨是表现崇高,并由此与主要表现优美的王、孟诗相区别,形成盛唐山水诗中的两种不同艺术范型。《蜀道难》是在以边塞诗和王、孟山水诗为代表的盛唐两种主导审美类型下产生的一个特殊变体。它所代表的崇高审美经验与另一种‘销魂’审美经验,同样指向一种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指向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9.
对广场的审美形态进行了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场面宏大、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崇高的审美形态以及尺度适宜、以人为本的优美的审美形态,分析了广场现存的盲目求大等现象,认为在城市广场的建设当中,一定要有合适的审美形态定位,并在设计中把握其特征,才能为市民创造出具有良好空间质量的、人性化的城市广场空间。  相似文献   
10.
崇高是近代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范畴,康德在他的哲学美学体系中完善了崇高的内涵.康德认为崇高在于主体内心的道德情感,把崇高的审美判断建立在一个"人之为人"的尺度,为审美超越和审美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哲学基础.崇高体验中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也是人生境界提升的过程.我们只有理解了"痛感"的实质,才能寻找到超越痛苦的力量,体会到真正的审美快感.康德的崇高论对于现代美学的发展和超越现代文明的困境都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