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06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下,档案信息化已被高度关注。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是新形势下档案利用的一种新方式。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基于Internet平台的B S模式的网络利用服务明显滞后。本文从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网络化的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之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权利和利益的合理配置是实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在我国目前法律框架下是不受肯定的,但是事实上存在的地下流转市场呈失控状态。出于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民合法利益的保护,流转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立法宜“改堵为疏”。应通过实践、配套政策、立法来完善这项制度,使之更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以维护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或发展的实际作用,不仅取决于其存量的高低,还取决于其实际利用效率的大小。而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是我国当前人力资本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武汉制造业为对象,分析了导致其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的两大关键因素:产权制度缺陷和人力资本投资与配置不当。  相似文献   
4.
通过随机抽取的语例分析,可见韩少功《马桥词典》的语言风格,具有“乡”气扑鼻的朴实美,同构连用的繁丰美,而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作者的社会阅历和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5.
平行进口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行进口涉及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其法律关系相当复杂。至今,世界范围内对此仍无统一规定,各国立法亦不尽相同。着重阐述平行进口的涵义、各国立法现状及我国在加入WTO后应如何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使用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话题。本文认为,人事匹配、用人所长、科学的用人制度、员工的有机组合、良好的沟通及引导员工把工作当事业六个方面是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中必须充分关注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邓小平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重才、育才、选才、用才等多个方面。其中,重才是人才强国的前提,育才是人才强国的基础,选才是人才强国的关键,用才是人才强国的实践。四者相辅相承,密切关联,共同构成邓小平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哈尔滨市方正县的自然与民族历史旅游资源的状况,并对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觏是北宋中期重要的思想家,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李觏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土地思想是李觏经济思想的核心。针对当时土地兼并日益激烈引起的社会危害,李觏也提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看法。他的土地思想经历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从分配角度分析,主张平土均田。后期主要从生产角度批判土地兼并。李觏提出了"平土均田"、"井田制"、"农业劳动力"、"尽地力、广垦辟"、"限田"等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保护农民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科书问题,目前过多的集中在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以及教科书理论研究层面,而在真实的课堂教学中关注教科书研究问题却少有问津。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其内涵已融入新的理念。基于个案研究分析以了解在真实的历史教学活动中教科书是如何影响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换一种视角来探讨研究新课程下教科书变革问题比起纯理论说明也许会给我们今后使用或研究教科书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