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98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事妇女工作已30多年,从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想对再婚家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及如何解决,作如下探示。  相似文献   
2.
张勇 《老年世界》2008,(23):30-30
老年人再婚,一般出于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生理上的需要。然而,由于老人的经历和生活环境等与初婚者不同,他们的心理较复杂,因而产生再婚心理动机也千差万别。有的为了摆脱生活的不便,有的出于经济拮据与生活的压力等,也有的想通过再婚得到遗产,改善住房条件,解决户口进城或为了子女就业等。婚姻的幸福,需要有爱隋做保证,只有从爱的需要出发而产生的再婚动机,才能通过再婚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3.
倪志芬  伟宏 《老年人》2004,(12):28-29
去年夏天,我的老伴走了,他是和好友去葫芦岛旅游,在路上突发脑溢血去世的。得知噩耗,我哭得昏厥了过去。亲友们都来安慰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可他们哪里知道老伴在我心里的分量啊!我和老伴都是甘肃人,20世纪60年代从偏僻的大西北来到北京求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我们兴趣相投,患难与共,感情真挚深厚。结婚几十年,我们养老抚小,勤奋工作。虽说日子过得很艰难,但彼此关爱,心心相印。退休后,我们携手相牵,享受天伦之乐,家庭温暖幸福。可是,好日子才开头,老伴却撒手人寰,离我而去,这怎么不叫我肝肠寸断,悲痛欲裂!老伴走后,一双儿女轮流过…  相似文献   
4.
再婚不仅是跟这个人结婚,而且是跟这个家庭结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没有宽容之心,你就会因为一些具体的事情大伤脑筋,不信请看下面这个事例。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约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据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已接近82%,其中相当多的住房是老年人的。但随着大范围物价上涨,许多有房的老年人已陷入“房子富翁,现金穷人”的尴尬境地。 广州一位老人李祖尧为晚年生活幸福,在丧偶之后与一位丧夫之妇罗秀兰再结连理。不想,3个女儿强烈反对,认为罗秀兰与父亲结婚,目的是为骗取父亲的百万房产。为保护家产,她们软硬兼施逼迫父亲离婚不成,竟然使出阴招——趁父亲不幸患有睾丸癌,明知父亲不愿做手术治疗,竟然“施计诱骗”父亲割掉睾丸,以绝后患……  相似文献   
6.
王庆伍 《老年人》2004,(10):16-17
张涛10岁那年, 生父张宇 海遭遇意外事故去世"两年后, 张涛随母下堂, 来到了继父刘 岩的家"又过了两年,同母异父 的弟弟刘洪风出世。 !##$年!刘岩病重命危" 弥 留之际! 继父拉着张涛的手说# $ 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 但你像 亲生儿子一样照顾我!我已经很  相似文献   
7.
楚哥 《老年人》2004,(11):6-6
社会的开放和发展进步,使得老年人中再婚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然而赡养问题却又困扰着许多再婚的家庭.君不见,一些为人子女者制造事端,以各种借口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导致家庭矛盾纠纷不断,使得他们再婚的父母烦恼丛生,甚至老无所依,落得晚景凄凉.再婚家庭为何会出现赡养难的问题?再婚老人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作为子女又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本刊策划编发这组报道,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呈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解决老年人特别是丧偶老人的孤独和照料问题,己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一大难题。因此,老有所养、老有所伴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宽容的氛围下,越来越多的丧偶老人选择了“搭伴养老”,他们把“搭伴养老”、“走婚养老”和“代际婚姻’’等再婚方式作为自己继续构筑新家庭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解明 《老人世界》2014,(4):22-24
“保护”再婚儿子,老妈苦思良策 2011年五一节,姜宏和马莉喜结连理。参加完儿子的婚礼回到家,刘淑梅一阵莫名的心慌。儿子失败的第一次婚姻,让儿子净身出户,至今还让她这个做母亲的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10.
金苑 《家庭科技》2014,(6):10-11
正"大女人"崇尚放养式婚姻婚姻中有两种女人,"大女人"和"小女人",其区别在于关注点不同。"小女人"的关注点往往是别人,丈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她心中掀起涟漪或波澜。"小女人"习惯于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喜欢粘着对方而让彼此的生活缺少弹性,总是把自己的意愿或习惯强加于人,这类婚姻比较容易出现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