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2198篇
劳动科学   216篇
民族学   184篇
人才学   618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2019篇
理论方法论   434篇
综合类   6342篇
社会学   1338篇
统计学   179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33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752篇
  2010年   718篇
  2009年   1060篇
  2008年   1304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623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725篇
  2002年   806篇
  2001年   902篇
  2000年   960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不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教育主体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都有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正是主体自身这种发展自我的内在要求,构成了其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走全面开发受教育主体素质之路,才能事半功倍、业绩卓然。但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不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是主要通过受教育主体自身的艰苦努力来实现的。所以受教育者主体的确立,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宪法宣誓制度的“实”与“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宣誓制度之"实"在于"宪法",是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宪法宣誓制度之"名"在于"仪式",是认真对待宪法的一种公开表达。中国宪法宣誓制度有着充分的宪法依据,域外宪法宣誓制度与已有的地方宣誓实践为中国宪法宣誓制度的规范构建提供了充足的智识资源。  相似文献   
3.
导师制作为有利于员工和组织进步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被西方企业广泛应用。在中国,导师制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公司文化,且实施效果卓著。本文结合中国企业现状,就导师制在企业内部的运用和实施提出具体操作办法。  相似文献   
4.
马庆良 《职业》2015,(6):152-153
“和谐号”大功率电力机车配装的TBQ35型牵引变压器,是公司通过引进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加以消化吸收,自主研发的新型牵引变压器。因增加了辅助绕组,出头多、走线复杂,引线下料成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材料成本的关键。本文提出,控制引线下料长度,合理使用设备工装,节约材料、提高工效、提升产品质量,对完成生产任务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通过分析共青团宁波大红鹰学院委员会的现状,揭示我校总院团委学生干部培养的问题,研究实施适合我校学生干部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反垄断法在垄断行业实施,存在依据什么法来反垄断和谁来反垄断的双重难题。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厘清反垄断法与行业法的关系,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协调制度,最终由反垄断执法机构统一执法,方能降低反垄断法实施的成本,提高执法的效率与收益。  相似文献   
8.
国家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课改的实施,为小学音乐课堂提出了新的教改思路和具体目标。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只有不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基于藏汉地缘空间结构上的便通性、民族生理学意义上的亲缘以及汉藏语言系统的共性,历史上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通过多元渠道,尤其是儒家教育政策的实施,将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传播到藏族地区,不仅改变了藏族社会的风貌,也推动了汉藏文化的交融,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34-239
体育作为现代社会日益受欢迎的一种文化,其软实力作用不断加大,而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需要深入了解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以文化服人的竞争力,它的作用是在施力者与被施力者之间进行的,是施力者利用各种体育文化软实力资源,通过体育交流活动、赛事、各种媒体以及创意产业等途径将影响力传递给被施力者,最终使其在认识、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上发生变化,达到增强综合实力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实施效果,就需增强实施主体的施力意识与能力,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种资源与渠道,使被施力者更易于接受并发生显著的应力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