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烁 《云梦学刊》2008,29(6):97-99
萨特的<隔离审讯>探讨了人际关系和存在"自由",并从中提出"他人性".这是与"自我"一样被萨特予以存在性观照的客体,通过他人,我获得生存的依托;通过我,他人也遭受失去自由的危机.萨特在剧中通过人物抉择的自由与自甘受苦的软弱性.深刻揭示出自由的可能和无法到达自由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不当审讯的直接效果是获得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但容易导致冤案的发生。侦查实践中,不当审讯的存在,有其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和较高的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是其体制根源与制度症结。治理不当审讯,应对不同强制措施之下的审讯时空进行严格限制,降低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对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侯涛 《老年世界》2010,(7):10-11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举国齐哀。而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在65年前,还在美国深造的钱学森曾追随导师冯·卡门前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线,为美国军方搜寻纳粹德国的导弹技术。  相似文献   
4.
公安审讯过程中,笔录的录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笔录录入最先是简单的纸和笔。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录入效率低、管理、保存不方便、美观度不理想、修改不方便等等。随着电脑的出现,使用Word、写字板等电子编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录入笔录的效率。然而审讯询问笔录有它自身的格式特点和司法机关的特别要求,例如笔录要求安全、保密、不能随意篡改以及笔录要和相关的案件、录像文件有紧密的关联等等。通用的编辑软件并不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真正实现审讯笔录录入电子化,就必须有一套专门针对公安审讯特殊要求的软件。  相似文献   
5.
疲劳审讯所获供述应当予以排除,已然成为共识。但疲劳审讯的具体认定,尚没有统一标准,则"排非"难以落实。通过梳理法律规定、学者观点和实践做法,从持续时间、起止时间和个体压力三个角度,提出了"二分法",试图为疲劳审讯非法排除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标准,有利于统一认定标准,规范实践做法,保障嫌疑人合法权益,维护程序正义,促进法治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6.
审讯是突破案件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一个案件特别是一个贿赂犯罪案件能否成功办理及向纵深扩展,都要靠成功的审讯审讯的策略及方法多种多样,在审讯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得当的审讯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成功的审讯经验并进行梳理和研究,对切实提高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审讯能力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沉默权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表达了对人性与人格尊严的尊重,极大增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国家司法机关相抗衡的力量,坚持和发展沉默权制度是当前世界的一项国际性趋势。但在中国目前来说,确立沉默权制度还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我们应该注意任何制度的引进,不能不考虑他的产生背景、生长环境,经济因素等。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府"反恐战"政策对国际法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明 《社会科学》2008,33(5):21-26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把恐怖主义看作头号威胁,并发起了针对恐怖分子的"反恐战".美国的反恐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有关战争法与国际刑法、自卫权与先发制人攻击、战俘身份认定与监禁措施以及酷刑审讯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的法律和政治思考,并对布什政府的立场提出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徐有功护法     
武则天执政时,为排除异己,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皇甫文备等,大肆诬陷李唐皇族及朝中群臣,动辄抄家灭族,杀人如麻。长安、洛阳等地,囚徒满狱。公卿朝臣人人自危,个个忧惧。唯有大理寺少卿徐有功持法平恕,凡是被审讯者,他都会充分调查核实,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根据被告的罪行,实事求是地量刑;证据不足或受诬陷者,则当场予以释放,被他宽恕而全活者数百家。每次见到武则天又要随意杀人,他都依据法律,在朝堂之上与其大声争辩,从不屈服。  相似文献   
10.
<正>《红岩》小说里有一个"双枪老太婆"。那是个没有进监狱的华蓥山游击队队长形象。其实,真正的"双枪老太婆"是渣滓洞的一位被敌人屠杀的革命烈士。她的名字叫邓惠中,牺牲时只有49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