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63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78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973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要养成边读边思考、读后动笔写一写的习惯,只有这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有更多收获,更大进步。本栏目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投稿邮箱见目录页,邮件请注明“读写练”。本栏目不提供答案,希望同学们自主完成。读短文。加拿大的荒漠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白大角羊。  相似文献   
2.
明代类书编纂高度繁荣,形成庞大的知识和思想文库。从文体学角度看,明编类书不仅保存了丰富的文体学史料,更构建了明人心目中的文体谱系,体现了明人对文体范围、分类、序次及各种文体在这一谱系中的价值、地位、特征等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理解,既有沿袭传统的一面,又有发展、创新,如辨体意识的增强,文体分类的细密,文体范围的扩大,尤其是对戏曲、通俗小说等新生文体的接受、认可等,都体现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背景、文学思潮和文体观念。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戏曲文化最初只是表达喜悦、悲伤等情感的无意识动作,戏曲艺术历经汉、唐、宋、金等盛世朝代得以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形式。现代从戏曲中能够看到更多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更多的情感和人的特性。而化妆所进行的人物形象塑造使得人物的形象也更具个性与情感,表现也更为丰富。本文主要对戏曲艺术中化妆对于戏曲人物的精准塑造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南杂剧是在以前的南北戏曲文化的土壤里孕育成长的,因此南杂剧在曲调体系、曲调运用、演出体制、剧本形式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了以前南北戏曲文化的传统;但同时南杂剧在许多方面又有所发展与创新,这些发展与创新使南杂剧成为继南戏-传奇和元杂剧之后又一新的戏曲体制.  相似文献   
5.
从音乐形态、表现手法等方面具体分析《变奏曲》这部钢琴作品,探究其中对中国传统戏曲效果的模拟,以及作者如何巧妙地借鉴皮黄丰富的音响和表现力并运用到钢琴音乐中。中西的结合,古今的碰撞、鲜明的色彩个性,这些特点使得这部作品成为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道路上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6.
昭君故事的史传书写、民间传说和文人歌咏构成了昭君故事的“历史叙事”。马致远创作《汉宫秋》的时候,对“历史叙事”有吸收,有改造,作了大胆的超越。但他的超越不是随意的,而是从现实的时代要求出发,抓住古与今的契合点,使之既符合艺术规律,又实现借古讽今的目的,成为一部富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悲剧。这一改编的成功给现今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和改编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明代中国戏曲的兴盛、繁荣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 ,而北方戏曲衰落似成定论。通过对较为丰富、详实的明代山西地区戏曲文物史料的把握 ,即从戏曲舞台兴建、服饰化妆、乐队的组成、唱腔和剧目这几方面去考证明代山西戏曲的兴盛史 ,可以为缺少明代北方戏曲史料记载的中国戏曲史作一补充。  相似文献   
8.
阿蓉 《女性天地》2005,(9):46-47
“为人父母”栏目热忱邀请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来这里发表你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训,大家共享,互动交流。本社地址见目录页,请在信封注明“为人父母”。电子邮箱:dashanhxs@hotmail.com去年儿子过10周岁生日那天,请了好几位班上的同学来聚会,气氛很热闹。我注意到了一个叫赵涛的孩子,他的个子比儿子略高一点。理平头,挺能闹的,但静静坐着时,那双大眼睛里有着一种与年纪不大相称的抑郁。看我注意赵涛,儿子悄悄告诉我,赵涛的父母离婚了,他现在跟着父亲、“阿姨“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9.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他在中国戏曲喜剧、悲剧、正剧和历史剧的创作中 ,全面营造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典范文体模式 ,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二百多年前,徽班进京,吸收融合了秦腔、昆曲、京腔而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了京剧。然而,徽剧这一古老而优秀的剧种,在今天却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本文从徽剧孕育形成的历史发展过程出发,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徽班进京的一些经验启示,并以此为原点,提出了如何改革发展、振兴徽剧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