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276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7世纪后,阿拉伯人逐渐从一盘散沙和蒙昧中走了出来,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团结了起来,阿拉伯意识渐渐在阿拉伯人中形成;后经数百年与入侵者特别是与西方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阿拉伯民族最终觉醒,形成今日的阿拉伯世界.  相似文献   
2.
赛珍珠是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她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反映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在她的作品里我们能看到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旧中国的生活场景、劳动人民的艰辛、社会的不平等和妇女在当时所受到的迫害以及她们的隐忍。其作品《大地》塑造了典型的旧中国女性形象,渗透着女权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天人关系方面,人们更关注人间的利害,由人而天,不再盲从于天命鬼神;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人们不再受制于自己生活于其间的小圈子,家族束缚减弱,思想言论趋于自由和多样化,个人独立意识增强,人们开始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人性问题上,人们对自身的本质也进行了反省,开始关注人的价值。春秋时期人的精神觉醒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的作品主要以美国黑人女性的生活,特别是黑人女性的觉醒为主题.本文通过对爱丽丝·沃克的<紫颜色>来解读黑人女性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5.
《废都》发表以来,人们虽褒贬不一,但是却没有人把它放在贾平凹所有作品、乃至中国、世界文学史研究的背景上来处理。这种见米不见林,缺少纵、横比较的观察,是无法窥视其优劣的。本文以《废都》为引线,结合贾平凹此前的小说创作和广阔的中国、世界文学史,从作家心理活动的角度,全面、深入且认真、仔细地进行剖析,指出了《废都》之所以失败的前因。由此,也许可以给作家本人和他周围的评论家以某种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博等媒体平台的发展,每个人都是媒体,同时传统媒体也被互联网推动而加大了曝光的力度,可以说企业的危机公关已经越来越常态化和公众化。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市井妇女形象,凸显了明代社会情欲声色的炽烈和女权意识的膨胀.明代中晚期经济的转型所带来的人文思潮的涌动,促使了女性生命主体抗争意识的日趋觉醒,但理学桎梏中的女性角色意识苏醒又带有不可避免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人类精神层面上的产物,一个歌唱者,无论在演唱技巧的表现方面,还是对演唱的作品理解层面上,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人们在声乐学习或是在歌唱表演中,由于性格、气质、音色、文化程度和心理调节因素等方面的差异,在声乐技巧和表现上的把握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想唱好声乐作品,对歌唱者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歌唱者紧张的心理状态分析、平时上课时做好心理训练、演出前做好心理调节、演出时注意力要集中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10.
觉醒》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经典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伴随着女性渴望自由独立的呼声不断高涨,这部被称为"研究女性的经典小说"作为女性主义的代表也理所应当再一次成为讨论热点话题。本篇文章从女性主义角度系统地分析并且阐释肖邦及其作品女主人公爱德娜不甘屈服传统指向,大胆追求自我意识的性格特点,从而得以深刻体会及总结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