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红品牌的消费者评价形成用户生成内容(UGC),其衍生的网络口碑对网红品牌有极大的影 响。 以奶茶饮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网红品牌“奈雪的茶”为例,利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v8. 0)爬取微博和 哔哩哔哩的 12 193 条有效文本评论,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网络口碑的核心要素,探求网红产品对消费 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品牌和消费者是网红连锁店网络口碑的两大主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 行对比验证表明,网络爬虫获取的消费行为数据能更准确地反映消费者内心真实情感。 研究结论显示, 产品品牌的口碑逐步从线下的口耳相传过渡到线上的网络传播;产品品质是网红品牌得以迅速爆红的根 本原因;网红品牌的市场增长驱动来源于年轻一代消费者;正面的网络口碑有助于提升网红品牌的美誉 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examines global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 coverage of the death of David Bowie. Drawing upon the concept of reification, it is argued that the notion of celebrity is discursively (re)produced and configured through a ‘public face’ that is defined, maintained and shaped via media reports and public responses that aim to know and reflect upon celebrity. The findings highlight how Bowie’s reification was supported by discourses that represented him as an observable, reified form. Here, Bowie’s ‘reality’, that is, his authentic/veridical self, was obscured behind a façade of medi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that debated and decided his ‘authenticity’ as a cultural icon. Such debates, however, were engagements with a reified image, enveloped in continual (re)interpretation. As a result, Bowie’s reification was grounded in a polysemous process that allowed numerous versions of ‘himself’ to be aesthetically reimagined, reinvented and repeated.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和网红经济的发展,"网红直播带货"成为一种新的重要营销方式,它不仅能满足人们个性化的物质需求,而且能满足个体的社交化情感诉求,但其中所潜藏的诚信缺失和个体消费成瘾等伦理失范问题较为突出。加强个人义利观教育、完善社会诚信监督机制,丰盈个体精神生活、净化社会消费风气,则是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5.
This stud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elebrity involvement, which is the audiences' relationship with mediated celebrities along three sub-dimensions: affinity, para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is concep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young people's involvement with celebrities influences their political and civic engagement. A survey of 24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Macau, which is a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China, showed an indirect association of celebrity involvement with political and civic engagement, which was mediated by situational involvement and self-efficacy, respective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玉河 《河北学刊》2005,25(5):111-120
西洋交际舞这种娱乐方式,突破了男女社交的界限,包含着社交公开、男女平等的新理念。故从它传入中国起,便引起了维护传统道德、封建礼教的守旧者的非难和抵制,由此引起的争论始终不断。1927年天津名流掀起的禁舞风波,是西舞传入中国后都市民众思想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现。跳舞有伤风化、破坏礼教,还是正当的新式娱乐?跳舞是一种“肉欲的冲动”,还是一种“美欲的体现”?跳舞是一种高尚娱乐,还是一种如同娼妓般的罪恶?跳舞导致了道德的堕落与礼教的破坏,还是促发了男女平等与社交公开?围绕这些问题,新旧两派展开了激烈争论,社会各界竞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文在认真考察这一风波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展现当时都市民众关于跳舞问题的复杂观念,评析新旧两派在跳舞问题上的观念分歧,揭示近代中国都市社会及其观念演变之曲折性。  相似文献   
7.
8.
名人文化在城市特质与人文精神的形成和传承中不仅有重要影响、促进作用,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徐州名人辈出,枚不胜数的徐州文化名人,给我们留下的名人文化符号与文化记忆,也是这座名城的城市特质与人文精神以及文化价值的体现。徐州名人文化源远流长,“楚韵汉风、青山绿水、有情有义、强富美高……”都是对徐州城市特质、人文精神、名人文化的最好诠释。从“名人文化对徐州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名人文化对徐州人文精神形成的影响与作用;名人文化对徐州城市特质、人文精神传承与文化名人辈出的影响与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论述名人文化在徐州城市特质与人文精神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名人文化传承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河南名人文化资源丰富而厚重,可以满足不同文化价值需求的游客文化旅游的需要。河南在名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应增强危机意识,提高竞争能力,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名人文化资源向名人文化旅游经济增长点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刘怀荣 《东方论坛》2010,(3):19-21,32
我们在陶醉于青岛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济实力的同时,对于青岛比较悠久而有特色的文化传统,却似乎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致使这些文化传统应有的价值未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崂山道教文化、青岛历史上的文化家族和一批几乎被遗忘的文化名人,是今后青岛文化建设中应当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