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247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北朝汉族士人对待南朝政权的态度十分复杂,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既有汉族士人自身的因素,也有南朝政治环境的因素。北朝汉族士人对待南朝政权的态度经历了变化发展的过程,问题的本质在于他们以南朝还是北朝为正统。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分析冼夫人的时局观入手,认为冼夫人不仅对南朝的政治局势有很透彻的了解,而且对当时整个中国的政治大势也有较深入的洞悉;汉化水平较高,对汉族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道德和悠久历史有深刻的领会是冼夫人拥有良好大局观的根本原因;冼夫人的时局观有着进步的国家观念,能主动认同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且积极参与国家事务,同时自觉地以汉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处理岭南事务。这一切均表明冼夫人的汉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反映出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族》2008,(11):23-23
“当年我参加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时,心里怀着一系列问题有待研究。”费孝通回忆说,“困惑我的主要问题是:汉族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发生过什么作用和怎样去看待包含汉族和国内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6.
辽·金·西夏     
《中文信息》2007,(6):00-107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女真旗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旅,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旅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7.
随着树木崇拜意识的形成,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树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层面探讨了汉族传统中诸如以树木常青象征灵魂不灭,以坟上树之量、棺之质表示死者的身份与地位,以树木葳蕤暗示生殖力崇拜,以树木崇拜表达实用主义理想与愿望等等这些文化内涵,并分析了其产生的渊源及其引起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8.
辽朝的汉族文人是辽境内高水平文化的负载者,其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对本朝文学的影响十分显著。对他们的社会心理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辽朝汉族文人的政治态度在前期呈离心趋势,至中期则表现为向心趋势,辽亡前后则以灵活性、变通性为主要特征。民族关系的变动是影响汉族文人心态的最基本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少数民族干部选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选用标准同一化、将对于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照顾原则绝对化、将少数民族干部解决自身民族问题教条化、将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政策规定务虚化的误区。作者提出健全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应着眼于人事相适,保障事业的发展与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要坚持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生为例,选取苗族、侗族、汉族三个民族,旨在探讨不同群体大学生择偶偏好的异同以及当代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特点。方法: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择偶偏好和择偶标准的调查。结果:(1)经济地位、人品事理、个性条件、气质四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情趣、生理条件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气质这一维度在城镇和农村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城镇大学生更重视对方的气质。(3)人品事理这一维度在汉族和苗族、侗族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苗族、侗族大学生更注重另一半的人品事理。(4)在选择配偶方面,男生更愿意选自己爱的,而女生更愿意选择爱自己的;大学生对于对方是否是独生子女持中立态度。(5)在大学生群体中,排名前五的择偶标准分别为上进心、志趣相投、包容、理解对方以及精神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