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0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682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体诗歌翻译理论主要探讨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该达到形似还是神似,译者应该求真还是求美,这是翻译界一直争论的话题。按照“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的关系来分析江枫先生对艾米莉·狄金森的两首诗歌“暴风雨夜”和“篱笆那边”的翻译,可以看出,标点符号、遣词、诗歌的韵式和诗人的创作风格等方面体现了江枫译文的特点和风格:译文选词简单但富有张力,行文简约而内敛,与原诗风格颇似;但由于过于追求简约而稍显生硬和晦涩。总之,江枫的译文是形似与神似结合的典范,体现其“形似而后神似”的主张以及“简约而忠实”的风格,但并未完全实现“求真与求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真”思想,它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对“共同体”科学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善”的思想,因为它充分汲取了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与“善”的思想推向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美丽的思想,因为它不仅准确把握了时代的主题,力求构建美丽新世界,还将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变为现实的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焕发强大活力的显著象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平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贡献给世界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契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领会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即美的尺度,着眼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契合问题,得出如下几点思考:一是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大学生成长、成就、成功的内在需求契合;二是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同大学生自尊、自强、自立的内在需求契合;三是必须把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同大学生社会化、公民化、职业化的内在需求契合;四是必须把完整素质教育同大学生铸人、铸身、铸才的内在需求契合。  相似文献   
4.
塔尔斯基的语义真理论是逻辑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带来了真理论研究的塔尔斯基转向:在研究基础上,发生了从本体论或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在研究动力上,发生了从揭示真之本质到克服语义悖论的转向;在研究主题上,发生了从研究真之本质到研究真之规律的转向;在研究进路上,发生了从下定义到公理化的转向。公理化真理论是在塔尔斯基转向的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新型真理论。理解塔尔斯基转向是理解公理化真理论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5.
两汉时期,关中任侠之气盛行,出现了许多名噪一声的游侠人物。这些游侠一方面拥有打抱不平、行侠仗义、扶危救困的正义精神,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往往表现出蔑视国法、任意妄为甚至杀人如麻的一面,给国家治安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危害,因而成为官府镇压、屠戮的对象,许多游侠因此结局悲惨。后世文人对于游侠的评价,大多过于看重他们正义、勇武的一面,而对于他们杀人越货、打家劫舍一类的恶行,则往往给予掩饰或美化,不符合历史真实。因此今人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给游侠以客观、公正、一分为二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问题、反思、求真是“渗透教师研究意识、提升教师研究能力”时易被忽视的三个关键性因素。教师研究意识的保持和强化、研究能力的修炼与提升,还受制于简约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流程、宁静的研究氛围等外部因素与博学的积淀、思辨的能力等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立言”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就非常重视"立言",把它视作传名、追求不朽甚至永恒的重要手段。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继承"立言"的传统,把有价值的见解或史料、经验、发现等通过著书立说的方式贡献出来,是很有必要的。如何"立言",如何使自己所立之言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有较长的生命力,是目前知识界面临的难题。"立言"之人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言"者须有创新意识,努力使自己的著作具有独创性;"立言"者还必须有精品意识,对自己的著作不断修改、加工,使之趋于完美;"立言"者须先修身,提高自身精神境界,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如此,方能"立言"成功。  相似文献   
8.
哲学史上任何体系都有自己的前提,他们的真理都依赖于前提的正确性。因此,哲学家们都要寻求一个绝对正确的前提作为出发点,以保证自己体系的真理性。所以,寻求一个确定无疑的出发点就成为哲学的首要任务,尤为突出的是近代西方哲学中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他们之间相互斗争,相互促进,不断审视,拷问真理的向度、源头和基础,从而酿成了其“前提性”的理性独断,最后滑向了独断论和怀疑论的深渊。康德用“哥白尼式的革命”试图调和此争,但使得认识主体和“物自体”之间又出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来,弥合了历史所留下的鸿沟,但黑格尔所营造的形而上学体系却如空中楼阁,终究失去了现实意义。直至马克思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建构了实践哲学,为主客体搭建了一座桥梁,真正弥合了这个鸿沟,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9.
顿新国  宋荣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0):49-51,108
命题是逻辑哲学的核心概念,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关于命题本格的观点。弗雷格认为命题即被构造的思想,罗素认为命题是由词项构成的统一体,维特根斯坦认为命题是可能世界的集合。辨析以上观点可以指认:命题是被构造的抽象实体,它是真值载体,独立于自然语言而存在,具有合法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塑造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皆大欢喜》中的试金石是剧中的"丑角"。作为职业小丑,其幽默风趣随处可见。同时,他与村姑奥德蕾的感情、与忧郁旅人杰奎斯和牧羊人柯林的交流,展现出其幽默风趣外的另一面。分析试金石与三者之间的对话,总结变色龙般的试金石的独特"丑色",并进一步探索试金石"丑角"身份反映出的文艺复兴时期普通民众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