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
引用本文:沈相辉.《解嘲》中的“阳”与“阴”——扬雄对西汉末年士人困境的思考与突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60-68.
作者姓名:沈相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太玄》文献整理与研究”(22CZW015);;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摘    要:扬雄《解嘲》前半部分重在比较“上世”与“当今”,指出世异事变之下士人遭遇之变迁;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自身,解释其作《玄》的原因,为其拟经提供合法性。扬雄表面上是在歌颂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实际却对时政提出了严厉批评。扬雄在古今对比中,传递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所以《太玄》被定位为“俟后世”之书。就消极层面而言,守《玄》是扬雄对现实的被动逃避;从积极角度来说,则是其对天人合一创作环境的主动追求。因此,《解嘲》一方面固然反映了扬雄遭遇现实困境时的失望和怯懦,但同时也体现出其触底反弹式的精神突围与超越。较之东方朔《答客难》,《解嘲》不仅揭示了士不遇的深刻原因,也为士人安顿身心提供了解决之道。

关 键 词:扬雄  《解嘲》  《太玄》  《答客难》  士人文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