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
引用本文:董芬芬.“《诗》亡然后《春秋》作”与战国“处士横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9(4):26-33.
作者姓名:董芬芬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70)。
摘    要: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自汉代以后人们多理解成《诗》和《春秋》两个文本的依次出现,无论怎么界定“亡”与“作”的时间,都纠结难通。究其原因,是后人把“《春秋》作”的“作”误解成孔子对《春秋》文本的撰作或编次。从《孟子》及先秦语境考察,“《春秋》作”之“作”是开创、兴起的意思,指孔子以评论《春秋》的方式开启战国“处士横议”的新时代。他以《春秋》“正名”的历史担当和革新精神为战国诸子所继承、发扬,其“见之于行事”直接影响了诸子散文的论辩方式。 

关 键 词:孔子    《春秋》作    处士横议    战国诸子散文  
收稿时间:2018-08-30
修稿时间:2019-07-15
点击此处可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