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歧路灯》小说语言的民俗文化特色
引用本文:刘畅.论《歧路灯》小说语言的民俗文化特色[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253-258.
作者姓名:刘畅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河南南阳473061
摘    要: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歧路灯》是一部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长篇小说,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还在于它对18世纪的清代社会生活作了细致而有趣的临摹,为后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多侧面的巨幅画卷。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相比,它所映象的社会面可谓"五光十色",尤其是对中原地区民间风情、闾巷习俗的描述,堪称绘声绘色,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在表达和描写之间,也充分地表现出小说语言的地域性、通俗性和个性化特征。

关 键 词:《歧路灯》  语言艺术  民俗文化
文章编号:1673-9779(2007)03-0253-06
修稿时间:2006年12月17

The Folk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Art in Qilu Lantern
LIU Chang.The Folk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Art in Qilu Lantern[J].Journal of Jiaozu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2007,8(3):253-258.
Authors:LIU Chang
Abstract:
Keywords:Qilu Lantern  the language art  the folk cultur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