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股份化、社会化的思考——兼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萌发的公有制因素
引用本文:黄范章.关于股份化、社会化的思考——兼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萌发的公有制因素[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
作者姓名:黄范章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38
摘    要:股份制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企业组织形式,它只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私有或公有)的实现形式,而不是存在形式,资本主义可用,社会主义也可用。股份制的实现以"四个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权与产权的分离、资本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的分离、股票的面值与市场价格的分离——为其特征。这些特征常常被一些人弄混淆而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层层迷雾:把股权和企业产权混为一谈;把所有制(私有或公有)的实现形式跟存在形式混为一谈;有人把一般股民称为"资本家";又有人把股份制企业因"公众持股"而认为是"公有制"企业。上述认识的最主要原因是把股份制下的股权跟企业产权混为一谈。根据历史唯物主义法则,细心考察就会发现,股份制萌发、成长于私有制经济中,"公有"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已开始萌发,并且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外围"部分向"核心"部分渗透。这表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不仅造就出公有制经济可用来作为其"实现形式"的股份制,而且孕育出具有公有制性质的经济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所谓公有制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产生的传统理论观点重新审议。

关 键 词:股份制  社会化  当代资本主义  公有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