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兹举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24-25,29
三亚的文学不失为三亚的一道美丽风景,三亚的文学创作队伍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方面做出了新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2.
那文忠 《理论界》2012,(5):146-147
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及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必要对鞍山地域特色文化的形成与鞍山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客观的分析,这有利于鞍山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塑造和鞍山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鞍山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民俗与人相伴相生,不同的民俗文化在有形无形中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产生深沉的影响.<江西民俗>体例统一,结构完整,内容厚重,装潢精美,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江西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涵盖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以及精神民俗等诸多方面,把江西各地生动活泼的历史、地域民俗特色及其人文精神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中国民俗学界的一件盛事,是地域民俗文化研究的新发展,对民俗学的学术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亚黎语地名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三亚市行政区划名称中,黎语地名占半数以上。根据命名理据梳理黎语地名类别,最常见的是嵌入动植物名称的黎语地名,以山石水田来命名的也较多,还有表地域情貌或叙述居住人群等丰富内容的其他类地名。黎语地名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如实描绘了三亚的自然环境,反映黎族的生计方式,还记录了民族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5.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号角已然吹响,三亚作为海南建设的排头兵,特色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三亚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三亚将建设成为"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事业繁荣、文化环境和谐"的"世界滨海旅游文化名城"。但是,三亚的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规模、集约化、基层依托上都有待发展。三亚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改革,经济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结构上进行优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丰富厚重的特色本土文化元素,是三亚城市发展的支撑力和软实力,是三亚城市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沿袭的生活文化,在存在态势、作用方式上呈现出一种文化场效应。它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也是城市个性的体现。城市文化建设要充分重视和利用民俗文化的场效应,以城市主体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民俗文化场的环境和个性特征,保存和营建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8.
民俗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的基石,承载并传递着民族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汲取中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容,将有助于我们向外国学生全面完整、科学准确地推介和传播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能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去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喜欢中国,因此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纪 《学术论坛》2005,(10):185-187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继承、创新和弘扬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在传承中创新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10.
西藏民俗文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地域性特征是西藏民俗文化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其互融性与时代性特征表现了西藏文化的兼收并蓄和鲜明的时代变迁与历史进步。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的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整一斑斓多姿的西藏民俗文化。民族的习俗文化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和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中民俗元素出现频率较高的往往是各个民族认同的文化;反之,出现率低。元杂剧所反映的民俗文化有很大相似性,具备多民族共同的审美接受心理,这是与元代多民族杂处、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环境相适应的,为了争取更广的观众群体的民俗文化认同而采取的策略。这种增强民俗认同的策略就是在体现个性民俗的同时,不忘彰显共性民俗文化,充分考虑民族的、地域的民俗文化圈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媒兰州特有民俗信息传播内容为对象,以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为理论基础,从特有民俗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议程选择、把关、表现形式、表现风格以及传播学角度探索推动民俗文化实现良性传播与传承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简论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当代文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艳 《学术探索》2003,(7):61-63
作者认为民俗文化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文学走出困境的一个路径,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民族文化意蕴为文学的主题提供了意义延伸.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特色,山与水的结合的地域氛围特色,巴楚文化为主兼容多种民俗文化的特色,古朴勇敢乐于助人的特色,娱乐性、可参与性的特色.以三峡民俗文化为例,分析了民俗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对社区居民行为的观念和理念具有决定作用,对社区居民具有教育和陶冶功能,可以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5.
刘斌 《晋阳学刊》2011,(2):138-139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汉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行笔髓。"同时匾额和社会文化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如装饰房屋、咏景抒情、旌表贺颂、登科入仕、店铺开张等都离不开匾额。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33-238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已然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种类繁多的样式成为当代艺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传统元素。民俗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民俗文化给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具有民族韵味的清新气息的同时,也引导着新的时尚坐标。艺术设计使得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民俗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可以为提振当代艺术设计在世界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令民俗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的相互交融产生更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发展乡镇文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伴随文化大发展的春风,三江平原地区乡镇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产生原因包括乡镇政府忽视、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农民群众积极性不高等。三江平原地区乡镇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有着属于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各民族文化丰富多姿、异彩纷呈,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民俗文化又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林芝市鲁朗小镇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浓郁民族、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田野调查,分析民俗文化在鲁朗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探讨发掘、开发民俗文化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提出建设性思路,为鲁朗小镇乃至其它地方的特色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韩晓时 《理论界》2007,(11):135-136
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之所以目前有不少人使用,就在于它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于一身,涵盖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经济活动,在中国语境里有弥补文化产业概念不足的意义。这便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存在和流行的重要原因。而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中,开发利用民俗,或对传统民俗进行现代化的包装无疑是最经济、最实用的途径。鉴于此,本文对辽宁发展民俗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青海为例,讨论了伊斯兰教在其传播、发展过程中,吸收、同化、包含了许多民俗方面的传统内容,与传播地区的民族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双向渗透和影响,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得到融合、发展,并完成了它的地方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