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西方工业社会的舶来品,在中国迅速传播开,从而对大学审美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二者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旅游纪念品具有材质美、工艺美、功能美这三大审美特征。其审美构成具体包括地方特色、文化个性、设计制作和外在包装四个要素。设计和选购旅游纪念品,应该很好地把握这些审美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3.
4.
吴梅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87-89
从中外风俗画的比较视角出发,论述了风俗画的创作是植根于现实以反映社会风俗世象为主的;并从风俗画的表现意识与创作意识出发,分析了中外风俗画的区别和联系,详细阐述了风俗油画的特征,并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风俗油画的认识做出了不同的解读,最后从风俗油画的起源、平民化、艺术观念、创造性思维及审美意识上阐述了风俗油画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6.
论中西方旅游审美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游客消费理念的成熟,传统、单一的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人们在领略大自然奇特风光的同时,更多的是需要了解各不同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灿烂文化,从中激发热情,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故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而能够表述文化、传播文化的旅游产品的载体就是人文旅游产品。因此,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搞好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当前我国旅游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加快新时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西旅游审美心理差异与旅游资料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语言水平的限制与旅游审美心理的差异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了难度。中西旅游审美心理的差异主要有:人文美和自然美;主体美和客体美;平衡美和简洁美;朦胧美和精确美。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应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来实现两种审美心理之间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8.
谭焱  张光福 《今日南国》2008,(18):14-16
位于桂东南的陆川县,自古以来就以温泉水具有医疗、保健的功能而著称。早在1300多年前唐朝武德天宝时期,就在陆川设“温水县”、“温水郡”:陆川温泉水质好、水量大,城区5万多人足不出户便可天天泡温泉,这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胜景。因此,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陆川县就被列为广西35个旅游重点县之一。  相似文献   

9.
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具有极为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读者对译文的反应。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翻译中,作为源语文本第一读者的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准确传递旅游信息,而且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反应效果,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的意美、形美和音美,使译文语言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使目的语读者知之、乐之、好之。  相似文献   

10.
博大精奥的中国文化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审美心理。研究旅游者的审美心理和引导旅游者审美行为,审美观念,对于提高旅游者审美素养,增强旅游者的感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我们通过对审美的体验,对人与自然、社会的发展问题进行再思考,提倡“以和为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这些生态意识使现代人懂得了尊重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论岭南的汉化和儒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先秦时期还是蛮荒之地 ,秦朝统一岭南后 ,随着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带入 ,岭南文化开始走向汉化。随着“独尊儒术”政策在汉帝国的普遍推行 ,岭南又进入儒化的时代。岭南的儒化过程 ,实质上是汉代经学在岭南的普及和消化的过程 ,其中古文经学在岭南的发展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略论宋代岭南陶瓷的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岭南陶瓷进入发展高峰,窑场分布广,器物品类多,釉色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提高,开启了美术陶瓷生产的大幕。岭南宋瓷具有造型“多”“新”“特”、装饰手法多样、题材丰富、形象生动等美学特点。社会安定、商贸发达、北人南迁、原材料丰富和陶瓷技艺的积累与改进,是岭南宋瓷大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系统论述岭南上古几何印纹陶的孕育萌芽、发展分期、文化特点、与南方印纹陶的“百越”族属联系以及传播与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多元发生的,岭南也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岭南印纹陶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融合和统一有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禅宗文化之所以在岭南长盛不衰,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禅宗文化在岭南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岭南文化固有的特质有利于禅宗文化的传播和流行;禅宗南宗的兴盛有力推动了禅宗文化的发展;顿悟禅宗的理论及独特的弘传方式适应了岭南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清代岭南词人与岭外有着不断的词学交流,这对岭南词有积极的影响。首先,词学交流促进了清代岭南词人的成长与岭南词的发展。另外,这种交流有助于清岭南词人与岭南词地位的提升。再者,词学交流还对岭南词风的嬗变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蛇”意象是独具岭南特色的动物意象。“蛇”意象在岭南诗歌中多次出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蛇”意象的审视角度与态度都不同。通过对外籍诗人与岭南本土诗人两大群体诗作中“蛇”意象的比较,分析其差异点,并探究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唐宋是岭南封建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岭南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文化、教育文化和商业文化等三个方面,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北方,唐宋政府对岭南开发的重视、北方移民的大量南迁以及谪官在岭南的贡献则是唐宋时期岭南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苏轼被贬岭南7年有余,饱尝谪居流离之苦,但他身上所承载的中原文化同当地文化碰撞、交流,使他事实上充当了中原赵宋文化的播迁者.他的安然北归是人生的一大胜利,他摸索出的一整套"处穷之道"提供了古代知识分子战胜人生困境的又一类型;创造了对宇宙人生思考和审美的新思路;丰富了民族文化中面对灾难的心理调整方式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岭南高僧、官僚士人及商人三个群体入手,简略考察了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传播的情况。笔者认为,六朝时期岭南的高僧有着流动频繁、重译经创寺而不重佛教义理探讨的特点;岭南的官僚文人热心佛教的较少,而岭南商人则由于在从事海外贸易的过程中,最早接触佛教,对佛教在岭南的传播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商人阶层信奉佛教,主要出于功利目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时岭南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不是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岭南地区传统的务实精神的影响,使涉足岭南的中外高僧难以长久停留,也使佛教在岭南地区难以向上流社会推进。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角洲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是目前我国最具吸引力、潜力最大的旅游经济区,对其旅游客源市场结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明确其客源市场目标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长江三角洲旅游客源市场时间、空间结构等进行了研究,表明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较均匀,客源市场集中性较强,最后从市场目标层的选择、市场的合作开发、旅游信息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长江三角洲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