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用古代五行学说组建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理团队是近些年在管理学上的讨论热点 ,西方国家已对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文章在阐述了中国古代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上 ,对企业内高层管理团队的角色进行了五形人的探讨 ,并对管理团队职位的生克乘侮关系和组建规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管理理论领域从不同视角发展的企业软实力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企业文化意识"、"品牌情结"和"和谐观"。软实力理论的这一发展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重视软性资源的"资源观",以及软实力理论本身与资源基础理论相契合的结果,是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3.
中医心理学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中医的医学模式"医道"对中医心理学影响深远,中医心理治疗的历史为中医心理学奠定了基础。儒家文化的仁爱、中和、和合等思想,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论、精气说、形神观,以及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都为中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我们应该努力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说文>系统记载五行学说,而释"火"欠妥.系统分析"火"之形音义,发现"火"之甲文象火焰上升之形,"火"与"燬"实为同源转语,"火"之本义应为"物燃而生之光焰";笔者以甲骨卜辞及相关文献为据,发现五行学说与中国先民火祭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传统的融合和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管理传统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继承和发扬管理传统中具有现代意义的部分,转化性地创造中国管理传统,建设企业文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历史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中融合传统管理和现代管理,主要通过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执行操作层面三个层面来实现。其中,整合了传统"天人合一"观和和谐观的现代企业价值观,作为矫正"人治"传统弊端的制度权威的确立,"修己安人"传统下管理者个人的身体力行,"家"国"背景下情感融通手段的有效运用,是几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6.
企业团队管理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是基于传统文化视角的团队整合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适用的研究成果还不多。鉴于此,从齐地兵家文化的视角研究现代企业高绩效团队的构建理念与方法,力争从孙子兵法、六韬思想以及管仲的军事管理学说中梳理出可以适用于现代企业团队管理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管理技巧,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研究,对于丰富现代企业团队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现代企业创建高绩效的团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五人格性格特征的划分依据,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理论,将大五人格性格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理论进行了类比,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特点,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性格互补分组原则,并利用管理决策模拟实验,对上述原则进行了检验,讨论了不同性格分组对合作学习效果的影响。认为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生”、“相和”原则进行分组可以有效地预防合作学习中的“搭便车”行为。  相似文献   

8.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与观察自然以及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在商、周的后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成为有哲学抽象含义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阴阳、五行的合流是以<周易>的"两仪"、"八卦"和中国古老的"气"论为载体、为媒介的,其融合不会晚于春秋晚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融合于一体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普遍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要素,百家均有探讨.战国的邹衍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哲学,在秦汉以后为历代王朝所借用.研究阴阳五行思想对于深入地把握中国哲学以及科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哲学界对《内经》所蕴涵的辩证思维的研究还是十分薄弱的。《内经》在通过五行说来阐释其整体观时,利用它的医科学的实践基础,大大深化了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提出了“动而不已”这一精彩命题,并归纳出“物生”与“物极”两个反映不同变化形式的重要哲学范畴;《内经》凭借医科学的实证性优势和中医思辨性特色,建立了阴阳和谐理论,探究了阴阳关系的具体形式,使中国古代阴阳学说达到前所未有的精深程度。研究其辩证内蕴对于思考和解决当前科学与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尚书》的五行和《周易》的阴阳均抽象于具体事物本身而演化为整个宇宙间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功能学说。在古代中国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均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和构架,传统哲学中的整体模糊思维遂成为中医之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拟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整体模糊思维的关系及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有着一定阻碍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有着补充与推动的作用这两方面来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产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分以配"五行"虽然理论上精致,不过难以付诸实践,终归湮灭;庞朴抉发的"尚土说"影响较大,可惜完全基于对史料的误解;只有徐复观之说在逻辑与文献两方面都较为合理,且两者配合无间,是以可信。  相似文献   

13.
论“新和商”及其操作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虽然儒家思想并不孕育现代商业文明,但是它对当代政治与文化的影响,不如对经济的影响积极.儒商在本质上是重视人文关怀的"和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会形成"商儒"理论,这是二十一世纪新儒学最具活力的理论创新点.要把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与现代管理科学结合起来,构筑"新和商"学说."新和商"的操作模式是"和度管理",它以相关性的模糊量化为基础,对员工建立内和系统,对用户建立外和系统,利用场效应,把员工培育成"内化组织人",把用户培育成"虚拟企业人",并不断提高序级.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哲学最辉煌的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现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诸子百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高职诸子名篇的教学中,传承先哲们的管理与人生之道,体悟儒、道、法、墨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作用,构筑"仁、义、礼、智、信"等企业文化内涵,使高职学生受到诸子人本思想和智慧的启迪,让他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价值观,是高职国学教学的出发点,也是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 ,代表了思孟学派“性善论”的早期理论形态 ;但帛简《五行》中的“五行”观念是否源于原始的“五行”学说 ,学术界很少论及。本文记述了作者对帛简《五行》篇与原始“五行”学说之间联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部分运用。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在借鉴西方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将其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促进我国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同为中国古老传统文化,周易哲学和道教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思想体系的形成深受周易哲学的影响,包括其长生不老的神仙信仰,其创世纪说,五行方位说,其符系统,丹道理论,以及其中蕴涵的辩证法思想。而魏晋时期,士族学者也以老庄学说为核心的玄学来解释周易,使易学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强调重义轻利、见利思义,这些原则影响到商业领域和商人的精神面貌,且对近代商人的影响依旧很深。运用传统义利观管理现代企业,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企业形象等。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的实践,进一步说明了传统义利观在管理现代企业中的价值,在创建企业文化过程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文化要素的差异 ,采用现实比较的方法 ,可以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分为结构文化、制度文化、形式文化、观念文化、心理文化等几个方面 ,可以看到自然经济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消极被动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在经历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成为部分企业的专业化管理的选择途径。选择职能外包会面临怎样的困境,以及如何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实施外包策略,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