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形成权必须行使方能发生法律效力,而行使形成权的行为同时又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因此形成权的权利人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而利害关系人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平衡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形成权的行使有其特殊规则.  相似文献   

3.
形成权的权利特征在于单方行使即可发生法律效力,形成权的行使依其条件的不同,会对相对人造成多重影响,也动摇了双方法律关系的稳定性。论文从维护社会法治秩序的角度考虑,提出应在形成权行使的方式特征和结果效力上进行必要的限制,使形成权的行使合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保证期间的性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是附停止条件的法律行为,保证债权的产生须待保证所附的条件成就.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所行使的权利并非请求权而是形成权,确切地讲是选择权.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即债权人形成权的存续期间.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明确列举了用人单位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权的六种情形,但未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多长期限内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显属立法漏洞。实践中,司法判决对此问题也是莫衷一是。针对第39条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使期间存在立法上缺位的情形,考察我国台湾地区和德国的立法例,借鉴其有益经验,提出解决现实困境的三点措施,即加强工会的监督职能,选取典型案件作为指导或参考性案例,确定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权的行使期间,以期为未来修法提供一些智识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剖析即时解除权权利属性的基础上,以权利行使期限为切入点,对该权利的法律规制进行探讨。着重分析除斥期间适用于即时解除权的必要性,我国关于即时解雇权除斥期间的立法现状及衍生问题,并提出以除斥期间规制即时解除权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在承担了国家赔偿责任以后 ,有向实施某种违法行为的审判人员进行追偿的权力。依据国家有关法律和我国司法实践 ,在明确国家追偿权的范围、成立要件的基础上 ,人民法院应积极组织国家追偿权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抵押权的行使期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押权具有支配性,在学理上并无期间制度之适用,同时,抵押权又具有从属性,主债权诉讼时效对抵押权行使又存在影响。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抵押权不消灭,但抵押人能依债务人之时效抗辩对抗抵押权人。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届满后达成的协议不得仅因主债权诉讼时效而无效。  相似文献   

9.
债权在近现代优越地位的确立,产生了加速财产流转和提高财产利用价值的要求,这就须对限制财产流转和利用的担保物权设定存续期间。由于担保物权具有的形成权不需要相对人行为的配合,因此,担保物权适用除斥期间制度具有可行性。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实现条件不同,决定了它们除斥期间的起算基准的差异;对于主债权罹于时效的担保物权,因债权实体存在而存续。除斥期间制度可适用于它,自主债权的诉讼时效经过之时起算。  相似文献   

10.
债权在近现代优越地位的确立,产生了加速财产流转和提高财产利用价值的要求,这就须对限制财产流转和利用的担保物权设定存续期间。由于担保物权具有形成权的不需要相对人的行为配合的特征,因此,担保物权适用除斥期间制度具有可行性。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实现条件不同,决定了它们的除斥期间的起算基准的差异;对于主债权罹于时效的担保物权,因债权实体存在而存续,除斥期间,应自主债权的诉讼时效完成之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11.
行政相对人的抵抗权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的延伸,其行使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就行政相对人抵抗权行使的条件、方式、效果及风险几个方面勾勒出行政相对人抵抗权制度冰山之一角,以期对完善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出于节省资源、提高效率的部门利益需要,不少防卫人被作为"斗殴"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机关往往按照"不得已"标准考量防卫人的行为性质;防卫人在罪犯逃离现场从而获得防卫机会时进行防卫,往往被一刀切地认定为"防卫不适时";公、检、法受理防卫类案件的程序和特点,使得防卫人经常被定性为"伤害(杀人)"而得不到制度性的制约和救济,最终,形成公民不能、不愿行使防卫权之困局。破解对策为:规范涉及"斗殴"定性处理相关案件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不得按照"不得已"标准判定行为性质;确定犯罪嫌疑人携赃物逃离现场行为性质为"正在进行";对"扭送权"相关内容及其范围、对象和损害后果之责任,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加以明确和细化,使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强制转移权的设定条款违反了法律保留原则,也没有构建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从内涵看,强制转移权是应急性警察行政权,强制转移行为是应急性行政强制行为。强制转移权的合法性依据不仅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应包括《行政强制法》。为此,应重新解读《行政强制法》第3条第2款,将无法律依据的应急强制行为纳入其规制范围。在此基础上,应借鉴西方先进经验,并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构建相关法律制度:一方面,完善地方法律法规,明确强制转移权行使的前提和主体;另一方面,构建基于《行政强制法》的强制转移权执行机制,建立合理的执行程序和强制力"阶梯",从而实现对强制转移权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4.
非金钱债务继续履行的限制适用要件——“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因“合理期限”的这一立法技术下的模糊表达,导致司法适用出现困难,有必要对“合理期限”的适用予以解释并作类型化分析。“合理期限”不同于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其是本质上属于失权期间,与合同解除合理期限以及检验期间同质。继续履行超期后的责任承担形式主要为损害赔偿。继续履行请求下的合理期限主要分为当事人约定期限类、许可资质与特定业务经营期限类、时令性标的物类、标的物价格波动类。在检验期间下,最长合理期限一般应为2年,除此之外,最长合理期限应以诉讼时效期间为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网络传播权的性质及其在<著作权法>中确立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止网络传播权的滥用.最后对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这两种对著作权限制的方式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受社会舆论、教师素质以及法律不健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惩戒权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被滥用和不作为两种极端的错误倾向,这不仅是对教师权益的毁损,也是对学生权益的侵害.真正实现教师对惩戒权的行使,既需要加快教育法治的进程,也需要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改善全社会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权是一种新型权利,它不仅与传统的权利义务等置结构不同,还与行政权力有密切关联.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权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方式.当今的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重视主体的行为自由,还需要借助社会保障权落实人权和平等的要求.然而,现在人们对社会保障权还不是十分重视,执法、司法过程中对社会保障权的理解、解释和运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而我们不仅需要从法治中国建设、人权目标实现的高度来认知社会保障权,还需要从正确理解、恰当解释、完善制度、设计方法等维度来正视社会保障权.  相似文献   

18.
刑法视域下警察防卫权正当行使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防卫权是警察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刑法上的性质应被界定为阻却行为违法性及排除行为犯罪性的法令行为,与表面行为类似的正当防卫存在明显差异。人民警察在实施这种作为行政职权的防卫权时,应当 恪守迫不得已原则、严格比例原则以及损害规避原则,审慎冷静地遵循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限制条件、限度条件等行使条件,谨防不当防卫行为的发生,从而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人权的平衡协调。不当行使警察 防卫权的行为一旦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应犯罪之构成要件时,即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判罚。  相似文献   

19.
索赔期可分为法定索赔期和约定索赔期,两者法律性质不同。法定索赔期体现国家意志,因而应定性为诉讼时效;而约定索赔期则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应定性为约定免责条款。  相似文献   

20.
公平竞争权是经营者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所享有的能够自由、公平地参与竞争的权利。从分析现实案例入手,对公平竞争权存在的必要性、现实意义、救济制度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平竞争权有利于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公平竞争权被侵犯,其赔偿数额原则上应以经营者实际损失为标准来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