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唐寅的人生态度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寅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文人,他有加入官僚阶层的机会,但作为市井平民后代,唐寅加入体制的行为却具有浓重的功利色彩。他对国家体制并无天然的归属感。当他与国家体制发生矛盾时,便表现出较强的离异倾向,并会从个体角度对传统观念、官僚体制、社会成规都提出尖锐的质疑和激烈的批判,而对个体生命、日常生活则表现出强烈的家园意识。唐寅的这种人生态度对明代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对明中后期知识分子思想生活影响之大,差堪与王阳明相比。  相似文献   

2.
沈周简论     
沈周是15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 ,也是明代中期苏州文坛的领袖之一。鉴于他的这种双重身份 ,本文从其诗文与书画创作的各个方面对他进行整体剖析与阐述。另外 ,对于沈周为何不愿出仕以及他所树立的以文艺创作为一生主要追求的新型文人生活方式的典型意义等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论多重性身份对沈周绘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周为有明一代文人画大家,他集画家、诗人、隐者、名士、鉴藏家等多重性身份于一身,其各种身份与绘画创作、画艺成就均紧密关联,实际反映着文人画家在天份、师承、人品、学养、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及身份认定等诸方面的需求,亦相应涉及到绘画中的创作动机、审美标准、审美主体德行学养、画作功能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借以文人画家沈周多重性身份于绘画的意义阐释引发对绘画创作及艺术精神的一些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明代中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作为明代新型士人的代表,吴中士人在这种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多卜居乡间,优游于山林市井,不再以公共政治事业作为自己的价值依归,但在有涉乡民利益时却能奋然而起.他们脱离了古代士人"仕"与"隐"的老套,完全以一种平民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中,成为庶民的代言人.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命,沉湎于日常生活的享受,沉醉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境界,摈弃了以政教为主导的古典主义文艺观.吴中士人的这种身份和观念的转变,对明代思想文化的世俗化潮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轼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又是一个政治家。他一生积极进取 ,虽历尽坎坷 ,但始终能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心境。原因就在于他能把儒家主体精神和佛道等各家思想精华兼容并蓄 ,以“无为”而求“有为”。  相似文献   

6.
论白居易的人生态度及与儒道佛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现诚 《学术论坛》2005,(1):113-118
白居易以其独特的人生思考和实践行为范式对后世产生广泛影响。文章从论述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成因及特点入手,指出非功利的审美化是白居易人生态度的显著特征。白居易形成的非功利审美化态度,对他思想行为中所用以联结并融合儒道佛三教,最终使三教思想在其身上合为一体的影响效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轼早在出仕之初就把人生视为一个不定的和漫长的持续过程。为了减轻人因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强烈反差而产生的悲观绝望和心理失衡,他主张把人的有尽的个体生命纳入人类生命延续的无穷过程,实现新的心理平衡;人的得失沉浮组成了人生起伏不定的漫长过程,主观意志不能完全左右,他主张只有采取随缘自适、超然于物外以观物的态度,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新的希望。熙宁时期,苏轼被新法派排挤出朝廷,他开始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直陈政见到寄寓托讽,从满怀信心地追求政治抱负的实现到淡化功名意识而追求精神满足,对人生采取一任陶铸的态度,把人生视为一个不断超越现实与自我的精神追求过程。“乌台诗案”与黄州之贬,使苏轼深切感受到苦难遭遇中的人生况味,从此,他由追求社会公认的人生价值,转向探求心灵和宇宙的奥秘,努力寻求自身存在价值的实现。因此,黄州之贬,对苏轼人格境界的升华,对他更深切地体认生命,对他后半生坚定地走自己选定的生活道路,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堂华 《船山学刊》2010,(2):125-127
安祥禅是由台湾当代佛学家耕云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兴的居士禅,在人生态度方面提出了"活在当下"、"安分守己"、"践行中道"以及"爱的人生"等观点,显示了禅宗的人生智慧,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出世态度入世业──对苏轼人生态度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一生数起数落,坎坷异常,但他总是能保持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在失意频仍、忧患迭加中积极进取。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即在于苏轼是以“无为”而求“有为”,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事业。在他身上,兼济之志与独善之心同生共存,“阅世走人间”与“观身卧云岭”的两个自我并行不悻。由于入世理想的制约和规范,出世之心不再是价值意义上的终极追求,而只是他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上的一种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恩来 《理论界》2008,(9):150-151
《论语·述而》记载,楚国叶地的行政长官叶公向子路探询对孔子的评价,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的这一自我评价,真实地表明了他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1.
赵树功 《阴山学刊》2004,17(5):28-32
玄意人生是魏晋南北朝文人艺术化生命状态的一种概括,它是玄学经中朝名士而向生活情趣化转移、沉潜的结果,同时又与儒家所倡导的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化人生有着重要的区别.其主要的表现是超越于表演性的皮相之外的玄境与闲境的统一,以及文人对真之境界的追求.分析这一文化现象,不仅能使我们对中古文人及其审美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其时诗文的解读.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权”在欧盟个人信息立法改革中的存废问题扑朔迷离,至今尚未有定论。被遗忘权是信息主体要求信息控制者删除过时的、可能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的信息的权利,其来源于人们控制个人信息的需求。该“信息”包括网络信息与纸质信息,并特指在过去发布但仍保留至今的信息。被遗忘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其实质上不是一种具体的人格权,而是个人信息权的权能之一。我国现有立法已有与被遗忘权相对应的请求权基础,但其法律位阶过低及立法分散的现象也亟待完善。与此同时,对被遗忘权的保护应有所限制,在利益冲突时应让位于言论自由、人文社科研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给著作人身权定性,一方面要考虑民法中人身权的理论,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特征,不能忽视著作人身权所特有的性质。为著作人身权定性,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综合考量,对著作人身权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情感: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最基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之一,也是最为扑朔迷离的心理——精神现象之一。情感不仅仅是一种感受与体验,一种对意义的感受与体验,更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感受与体验;人的情感所感受与体验到的之所以是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因为情感与生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其次是因为追寻价值与意义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征。人生价值、生命意义实质上是生活价值、生活意义,故情感是对生活意义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平民文化,是由平民创造或为他们创造的、反映其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的文化,表现出真实、积极向上的日常生活色彩,关注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具有突出的平民立场。相对而言,城市平民文化具有开放性、多样性、高效性和创新性;乡村平民文化则表现为封闭性和复杂性。应以乡村为本、以文化为目的,用科学意识、民主意识和发展意识引领乡村平民文化建设,促进两大领域平民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远古神话中,女娲创造世界、孕育人类,是一副大神的气派,而在后世民间信仰中,女娲信仰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人格化塑造、功能的多功利性诉求和情感的伦理化投射,女娲走下了神坛,走进了信仰者的世俗生活,这种演变过程较为典型地表现了民间信仰的世俗性特征.同时,女娲在民间的这种存在方式最终决定了女娲文化信仰现存状态和未来演变的流向,这对于民间女娲文化信仰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构成了信息时代的技术挑战,衍生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本土需求.我国在“是否通过立法保护个人信息”的问题上秉持肯定立场,但仍处于分散式立法保护阶段,且现行立法实践存在个人信息保护缺少完整请求权基础等困境.《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的确立对个人信息保护具有开创性意义,但仍存在值予修缮的固有局限.面向未来,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应然路径走向为:分阶段实现个人信息权及其子权利的法定化与精细化;从内外两个层面实现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的体系化;以统一式路径实现个人信息保护行政主管机关专责化.  相似文献   

18.
指纹信息作为关涉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的个人信息,兼具生物辨识性和个人敏感性,承载着应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利益。作为公民必不可少的身份证明文件,居民身份证的领取与否直接影响着个体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享有与实践。国家要求公民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登记指纹信息可能存在比例原则之有违困境。针对上述困境,在完善我国公民申领居民身份证指纹信息的法律保护时,应以特殊化保护?精细化保护与体系化保护为化解进路,在个人信息保护和国家为公众利益收集利用个人信息之间?在指纹信息保护和公民身份证明之间达至理性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息类型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个人信息可依三种不同标准作类型化划分.依能否直接识别特定自然人的标准可分为直接个人信息与间接个人信息.一切需要借助其他信息确定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均属间接个人信息.依敏感度的标准可分为敏感个人信息与一般个人信息.敏感个人信息应包括医疗及健康信息、性生活及性取向信息、身份识别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依信息主体身份的标准可分为普通人的个人信息与特殊群体的个人信息.特殊群体的个人信息指的是未成年人、公众人物、公务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控制人的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