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上市公司再融资时,代理成本问题很容易被所有者和经理层忽视。本文在陈述代理成本概念后,指出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并探索了降低代理成本的两种方法:选择债务融资和建立规范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3.
薛有志  吴超  周杰 《管理科学》2014,27(5):80-90
媒体通过信息传播功能满足投资者的治理需求,在IPO前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但国有股份所释放的政策信号会与媒体的治理效应产生替代性。基于2009年至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869家IPO样本数据,采用横截面数据的OLS多元回归和分组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媒体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及治理效应问题,并验证国有股份的存在对其治理效应的替代性。研究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媒体负面报道比例正相关,该结论与代理理论的逻辑相符,即公司IPO前媒体可以通过信息传播降低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媒体的治理效应更加明显。将政策信号纳入考虑范围后,相对于存在国有股份而言,无政策信号组媒体弥补信息不对称的治理效应更为突出,表明媒体的信息传播效应会被国有股份的政策信号所替代。  相似文献   

4.
家乡认同高管同时面临着家乡情感和公司责任的双重考验,当家乡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投资活动可以反映家乡认同高管对两者的权衡,选择以公司利益为主,还是为回报家乡而进行过度投资,成为困扰家乡认同高管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而已有研究缺乏对该心理矛盾的关注。基于行为金融学和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家乡认同高管在该心理矛盾下的投资决策,以2008年至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高管家乡认同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效果和影响机制,并探讨区域异质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家乡认同显著增加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该作用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即西部地区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高管家乡认同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家乡认同的过度投资效应主要出现在非国有公司和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公司中。(3)高管家乡认同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两个:其一,家乡认同高管由于高估了其获取信息和资源的优势,产生过度自信,进而诱导过度投资;其二,家乡认同高管具有造...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控股股东是否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侵占小股东利益.对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1年的关联交易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由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无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控股股东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其关联交易显著高于控股股东不担任高级管理者的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控股股东在董事会中的席位比例越高,关联交易越多,这意味着控股股东确实能够借助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源、侵占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6.
7.
8.
委托-代理制度自产生以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代理人运用专业的知识能够提高效率,使得双方获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委托—代理制度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土地制度中的委托代理制度,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委托代理问题,并能能够为解决问题找到更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研究常采用的"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风险规避"这一风险偏好假设的局限性,将参与人的风险偏好拓展到"委托人风险中性、代理人风险规避或风险中性","委托人风险规避、代理人风险中性或风险规避"等共四种组合类型.研究了每种组合下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委托代理模型,并对这四种组合下的最优激励合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在代理人风险态度一定的情况下,委托人越是风险规避,委托人所获收益越低;在委托人风险态度一定的情况下,代理人越是风险规避,委托人的收益越低等结论.同时为企业免费为员工提供一些培训课程、在招聘员工时对备选人员进行一些测试以判断其风险偏好态度等现象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可以由现金流代理假说解释,也可以由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说解释,本文以企业的成长性、现金流特征为划分指标对企业进行分组,并以此来区分与检验两种理论假说。研究结果显示,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低成长—高现金流企业,将会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同样,过度自信问题较为严重的高成长—高现金流企业,也将发生企业过度投资。实证研究结果即支持了自由现金流代理假说,也支持了过度自信假说。  相似文献   

11.
公司中的代理问题和经理激励约束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代理问题的实质是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信息的非对称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是代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经理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的竞争以及董事会和经理报酬的设计。在分析国有企业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供应链中,零售商的努力水平系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需求,但因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供应商无法观察到零售商的实际行为,进而影响到供应商的期望受益和供应链的平衡.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比较了在信息对称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线性契约,深入研究了一类两级供应链(包括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激励契约机制的设立,分析了外部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于报酬率、努力水平系数、固定收入、供应商期望收益、零售商的实际收入以及代理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二级委托代理问题研究:来自委托理财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中国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行为,作为二级委托代理问题的典型代表,文章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了2000年到2004年的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发现两类因素——公司层面的因素和所有权层面的因素,会影响这种组织关系的建立:"自由现金量"与委托理财发生概率显著正相关,而传统的"自由现金流"理论没有得到实证证据的支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可能发生委托理财,重要股东数越多,发生委托理财的概率越低。在控制了资产负债率、公司规模等变量之后,结果依然不变。  相似文献   

14.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最优投资问题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描述了实物期权投资者和经营者价值函数,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的最优投 资决策. 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实物期权经营者对于项目价值信息隐匿,这是一个具有逆向选 择的委托代理问题. 设计了以实物期权投资者利润数学期望最大为目标函数,以投资和数量折 扣作为状态方程的最优控制问题. 应用极大值原理推导了实物期权最优投资和数量折扣的求 解方案. 最后,进行了实物期权最优投资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问题上的分 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激励机制、投资项目与经营者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激励机制决定了经营者的努力水平。本文通过对Holmstrom&Milgrom模型的扩展来考察了两种激励机制下经营者在项目投资中的行为,证明了投资项目与激励机制以及管理的层次性与激励机制的层次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基金投资策略选择是学术界、监管者和市场参与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将基金投资策略量化为组合收益的市场情绪敏感度,首次在微观层面对其按照市场状态分类界定为迎合情绪策略与修正情绪策略,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探究基金的投资策略选择对其流量、风险和经理努力程度产生的系统影响,从行为委托代理视角剖析基金业绩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基金采取迎合策略时,对投资者特别是个体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但会对投资者利益造成隐性侵害,表现为基金未来的风险增大、收益降低,且基金经理在无需付出更多努力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报酬.进一步分析表明,基金经理为取悦投资者的消极放任行为是其业绩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基金采取修正策略时,产生的系列影响则完全相反.本研究为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实践、基金治理与监管,及解释基金市场异象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契约纳什实施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代理人逆向选择导致委托人无法将契约与代理人类型状态直接关联的矛盾,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委托代理契约的纳什实施性问题。通过建立信号空间上的纳什均衡与有效配置的映射关系,将委托人契约与代理人状态联系起来,并以完全信息下委托人的最优契约和逆向选择下的次优契约为例,研究分析委托人契约纳什实施的性质,当且仅当委托契约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时,才具备纳什实施的惟一性,该结果为实务契约设计逼近激励可行契约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委托代理问题中的两种数学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委托代理问题中的两种数学方法(一阶方法和成本收益法),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不对称信息下第三方物流中的委托代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三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外包方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通过第三方物流中物流服务外包方与物流服务提供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讨论,分析了非对称信息下第三方物流的委托代理问题及最优激励选择问题.并通过第三方物流最优激励拓展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第三方物流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物流服务提供商最优激励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