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朗起义军在甘肃的活动及其衰败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朗起义是辛亥革命期间震惊中外的一次农民革命。它与辛亥革命同时打响,并在资产阶级“二次革命”失败之后还坚持斗争一年多的时间表现了农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顽强革命精神。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白朗起义的真相被埋没和误解。60年代以后,由于史学工作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白朗起义的问题才基本上得到了澄清,其性质和作用亦得到了应有的历史评价。但至今仍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笔者注意到,目前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对白朗起义后期活动及其衰败原因的探讨尚嫌不足,而白朗起义由盛转衰的过程,恰恰是在甘肃的活动中发生的。为此不揣寡陋,对此问题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巴经整整七十周年了。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继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高潮,同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伟大的革命运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曾经发生过大小数百次农民起义。这些起义曾经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某些封建王朝,但都不能革故鼎新,改变封建社会形态,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最多只能起到改朝换代的作用。严格说来,这种起义都算不上真正的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则不然。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领导的这次革命,明确地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并用武力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社会革命。尽管这次革命很快失败了,临时政府只存在了三个月,但是经过这场革命,人民的民主主义觉悟得到空前提高,建立共和国的思想深入人心。从此以后,任何复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白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之后的白朗起义,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一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是史学界所公认的。但在辛亥革命的巨大影响下,白朗起义的性质也有一个由农民革命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转化过程,诚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白朗起义未能走完“转化”的全程,但是“转化”本身却是客观存在的,也正是值得我们注意和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开始有意识地建构一套辛亥革命史的话语体系,并试图通过这种建构,达到灌输革命学说和凝聚党人心理的目的。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史的建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于革命原起,建立一条以兴中会——同盟会——国民党的主线;第二,关于武昌起义的成功,构建一种孙中山与武昌起义成功密不可分的历史叙述;第三,关于辛亥革命的失败,构建一种革命后背离孙中山路线并导致革命失败的叙述。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史的建构,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辛亥革命史的历史编纂。在孙中山去世之前出版的有关辛亥革命史著作中,这种影响尚不明显。孙中山去世后,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根据孙中山的相关论述,建立起一种正统的辛亥革命史观。  相似文献   

5.
杨毓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宣传家。他一生追随孙中山、黄兴奔走革命,以务实、勤勉、激进而著称于世。他力主“中央革命”,多次图谋打入清廷内部,实行反戈一击;积极参与响应华兴会策动的长沙起义和在上海发动的鄂、宁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又亲制炸弹,组织暗杀团,对清廷要员实施暗杀。他还是著名的《新湖南》一书的作者,先后担任过《游学译编》、《神州日报》、《民立报》等多种报刊的总主笔或撰稿人,撰写了大量社论和时评,“皆能言人所不敢言”①,为辛亥革命大造舆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黄兴赞誉他…  相似文献   

6.
中外各方如何认识和因应革命,是辛亥革命研究值得拓展与深化的重要问题。辛亥广州起义尽管未能实现起义目标,却在清政府、广东当局及地方社会、中外舆论多个层面引起系列反应,不仅为清政府、广东当局的政治改革"造因",而且冲击了广东新出台的税收与金融措施。尤为关键的是,中外舆论逐渐对"文明的革命"给予肯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对清政府的失望,这为武昌起义后的新局面奠定了舆论基调。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和孙中山的名字是分不开的,也和香港这块特殊的土地分不开.香港在辛亥革命中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弃医从戎",革命思想的发祥地;是早期民主革命运动的指挥中心和活动基地,兴中会和同盟会曾先后在香港建立重要机构;在港筹办<中国日报>,成为革命党人从事革命宣传活动的舆论阵地;也是孙中山策划反清武装起义、输送武器弹药、筹集起义军费、联络海内外革命志士的基地.香港在辛亥革命中的突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8.
论秋瑾与光复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雷鸣  金燕 《船山学刊》2008,(1):171-173
秋瑾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察其革命行迹,她主要以光复会相号召,以大通学堂为中枢,运动会党,联络新军,促进光复会的组织发展,建立光复军,策划浙皖起义,推动了光复会武装斗争的开展.继陶成章、徐锡麟之后,成为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为辛亥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是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斗争手段,在整个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发动的重要起义就有十余次之多。可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评价最低、最欠公允的却是武装起义。相当一致的观点有三条:其一,依靠会党、新军,没有去发动工农群众:其二,搞城市起义,没有去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其三,单纯军事观点和军事冒险主义。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促进了整个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在辛亥革命前后,董必武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与转变经历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辛亥革命前民主主义思想的孕育与启蒙、辛亥革命中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辛亥革命后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在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中,董必武始终具有民主主义精神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相似文献   

11.
王凤仙 《东岳论丛》2014,(4):166-170
《小说丛报》是民初重要的文学杂志,其对辛亥革命的叙述是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其中"革命加爱情"的叙事形态复杂多样,其革命叙述中的民族国家话语表现在小说文本的叙述声音与小说文本人物形象的建构中,其革命叙述中的人道主义话语表现为叙述者对革命者亲人生死别离之悲苦的关怀与对战争中平民苦难命运的书写。《小说丛报》对辛亥革命的呈现与反思构成了民初小说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同时小说也以自身的话语行为参与着民初社会思想文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吴禄贞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学术界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本文就他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略作讨论. 武昌起义时,吴禄贞早已离鄂北上.从现象上看,吴禄贞似与武昌起义毫无联系,其实不然.吴是武汉地区民主革命思想的最早传播者,他在1899年日本留学期间,“受孙先生启导之处极多”,毅然加入兴中会,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成为武汉地区最早的革命党人.1902年春,他完成学业回到武汉,开始向青年学生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灌输民族反抗观念,“当时各军队各学校受其感应者、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理论家瞿秋白在对辛亥革命的胜利给予了高度肯定的同时,也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辛亥革命在两个方面表现了不成功之处:一是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二是没有打倒一切封建势力,彻底实行土地革命,政权仍旧掌握在封建官僚和军阀手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也有两点:一是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二是没有一个彻底的团结的真正能领导革命的阶级.  相似文献   

14.
新疆辛亥革命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10月10日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此影响下,新疆也举行了起义,革命的战火燃烧到迪化(今乌鲁木齐)、伊犁、喀什噶尔、哈密等地。新疆的辛亥革命从革命的发生、发展直至结局都与武昌辛亥革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因此,新疆的辛亥革命属于辛亥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  相似文献   

15.
从某种意义上说,彪炳史册的辛亥革命是以清末辛亥年一举成功的武昌起义命名的,因为后者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这场起义不是孙中山和同盟会直接领导的,而是在所谓“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引爆并取得胜利的,所以长期以来,无论是视武昌起义为“总理第十四次起义”的国民党史家,还是新中国的一代史学工作者,人们除了对被誉为“打响首义第一枪”的湖北新军工程营代表熊秉坤谈论得较多外,对发动和组织湖北新军革命士兵的有关领导者的研究显得很不重视。  相似文献   

16.
列强与辛亥革命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代中国革命的几次高潮,都是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列强在镇压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赤裸裸的侵略本质。辛亥革命期间,列强诸国不仅没有直接干涉,而且相继宣布“严守中立”,但无数事实证明,他们仍然是绞杀辛亥革命的元凶。一、列强为何宣布“中立”列强的侵略本性决定其不会放过干涉中国革命的一切机会。然而,当机会不成熟时,又往往打出“中立”的旗帜。辛亥革命期间列强所谓的“中立”是由三个因素决定的: (一)革命党人反满不排外,列强无干涉借口。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党人怕得罪外国  相似文献   

17.
论辛亥革命的城市起义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子明 《学术研究》2001,6(10):120-124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始终坚持城市起义的战略.这一战略符合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辛亥革命取得的一些成功均是革命党人选择这一战略、充分利用城市里的革命资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早期的革命家中,基督教徒已经成为骨干力量,而孙中山则始终是个忠实的基督教徒;作为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家,基督教的宗教意识,是他们进行革命的肯定性精神力量;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传统思想与近代西方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重要基础则是孙中山所吸收的基督教文化;在总结中国近代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发展中的有价值成果,形成了辛亥革命时期文明的宗教政策,即政教分离的政策,这本身也反映出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民主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九一三年的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发动的一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广东是二次革命的重要战场,探讨二次革命在广东的酝酿、经过和结局,对于认识和了解辛亥革命在广东最终失败和军阀统治局面开始形成,将有一定的帮助.一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告捷.胜利的消息促使广东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同盟会香港统筹部在广东迅速作出响应,革命党人领导民军在各地起义,十一月九日,广东也告“和平光复”.  相似文献   

20.
黄兴是一位辛亥革命时期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领袖。他一生组织和领导了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英勇顽强,战功卓著,被誉为“中国革命之拿破仑”。这位叱咤风云的将军,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他给后人留下的以革命斗争为题材的诗联,反映了作者当时的真实思想和深广内心世界,展示了黄兴爱国斗士的情怀,杰出将帅的风采。抒发以武装斗争推翻封建统治的豪情壮志,歌颂革命志士拼死杀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黄兴诗联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