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维语辅音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音位表现和语言表现两方面对汉维语的辅音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3.
汉维语主语虽然在叫法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一个个句子中,并不存在—一对应的关系.本文就两种语言中主语的不对应现象作一系统的对比,以此来揭示议维语主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关于“在 Np V”与“V 在 N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汉维语对比的方法.从结构、语义、请用诸方面,对“V+在+Np”句型存在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里的“在”字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它既可做动词带宾语,又可做介词带宾语,还可做副词。本文拟从“在”的主要用法,谈谈它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表达。一、动词“在”在维语中的表达1.1 表示存在,即“名 在”的句式。这种句式是用在回答或说明某一个问题,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名”是“在”的主语。  相似文献   

6.
隐性恭维语作为一种非公式化恭维语,虽句子表意层面不像恭维语,却能解决话语双方面对赞扬的两难处境,具有强大的战略功能。通过对486例隐性恭维语语料数据分析,运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对汉语隐性恭维语定义作详细解释,并对其类型、功能、特点、话题及其相关分布进行了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语自古以来吸收了许多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这充分体现了维吾尔语旺盛的生命力.简单介绍了维语中英语借词的来源、存在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大量的例证证明英语借词在维语中存在的特点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力图为维吾尔语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8.
汉语的民族性,是指汉民族语言质的规定性.汉字的民族性表现为汉字形态的艺术性和汉字形声化思维的整体意会性以及建立汉语心理库的民族特征.汉语的音乐美表现为声调的跌宕美,音节的韵律美,音步的节奏美以及语义块整齐铺排的和谐美.汉语语法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在宇宙现上表现为时空物质之间的不可分性、流动性和汉语建构的简易性以及语序的心理时间流,在句法上表现为话题-说明的结构框架,汉语修辞意味大于语法意味等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不同角度对量词分类,并分析其语法功能以及义位、义丛的搭配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民族,动物、植物等都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理论,并结合民族心理学,通过汉语、维语动物词的对比分析,旨在揭示人类思维的共性及不同民族存在认知差异的文化因素,使第二语言学习者能够通过隐喻构建词义系统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较丰富的语言实例说明了现代维语中的"nem "一词,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2.
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动态顺应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言语行为,受到多种文化的约束。汉语语境中的恭维语是语言使用者为了顺应心理、社会、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而使用的。恰当地使用恭维语可以促进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  相似文献   

13.
形比句是比较句的一个类别,指谓语是形容词及形容词性成分的比较句。从调查的语料来看,东汉至宋这一阶段,相似比类形比句句式的肯定形式主要有九种类型:X与YA、X如YA、X似YA、X似Y样A、XA如Y、XA若Y、XA似Y、XA如似Y、X比YA,否定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X不与YA、X与Y不A,否定形式的用量要远远小于肯定形式。肯定形式中,XA如Y型句式的用量和使用比例最大,其他几种多见于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维吾尔语词组、单句和复句的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汉语语法学史应该从语法学史的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或在《马氏文通》问世以前有没有汉语语法学,根据什么标准评价汉语语法学史实,元代卢以纬的《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逐步取得共识,必将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学史这个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的翻译实践中,常常被汉语中的动词“搞”弄得手足无措。“搞”是汉语中一个新起的、意义丰富的词。在古汉语中没有这个动词,在近代汉语中,除极少数西南方言区作家的作品外,也极少见。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范围却日趋扩大,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现在,这个动词不但口语中常用,报纸、杂志、书籍上也屡见不鲜了,它取代了很多常用动词。为此,分析研究汉语中动词“搞”在维语中的译法,对于掌握它的规律和提高我们民族语文翻译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汉、维语的音节、起音、领音、收音及元辅音组合规律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8.
“配合原则”在汉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对著名美国哲学家格莱斯的会话”配合原则(CP)”及其四项“准则”进行评述;并用实例说明了它们在汉语会话中的运用。从“遵守”和“违反”准则两种方式出发,按四项准则的顺序探讨了汉语会话中“言外之意”的产生和理解。  相似文献   

19.
汉语成语是民族语言词汇宝库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特殊成员,是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成语用凝练的言辞"锁定"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的文化精神,是积淀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诉求和道德理想的历史活化石。因此研究汉语成语不仅具有语言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偶观念及其在汉语表达中的体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偶观念是汉民族深入人心的古老传统观念之一 ,它体现在汉民族各种形式的表达中 ,其中以汉语这种言语表达形式体现得最为充分。无论是静态的各级语法单位 ,还是动态的言语表达 ,汉语都无处不体现着对偶观念 ,特别是对联这种汉语特有的话语形式。汉语表达中广泛体现出的对偶观念 ,反映了汉民族对称均衡、好事成双的审美意趣。从这个角度讲 ,一种语言代表着一种文化 ,甚至可以说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