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无为而治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作为时代主题,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的研究。本文的论述集中于探讨如何将和谐理念运用于组织文化的建设中。文章在比较中西方“和谐”概念的基础上,以道家思想为主源,将“和谐”定义为,一种遵循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规律,适应外部与自身发展的要求,在其内部与外部均达到平衡的状态。进而以和谐维度为依据,将一个组织的和谐,定义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大要素层面之上。基于组织文化与和谐维度的对应关系,文章通过对“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型及“无为而治”的光缆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建立,论证了以“无为而治”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组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为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相关领域的趋势性探讨,本文将和谐思想注入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具备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普通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在中国背景下组织公平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组织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偏重于家长制领导的中国企业环境下,交互公平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更为突出。与领导沟通交流以及准确信息获取是员工组织公平感认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加强领导者民主管理意识和员工参与管理程度有助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装备研制领域为研究对象,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装备研制网络内生变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装备研制网络的组织绩效测量模型,发现在研制网络中网络组织绩效是由领导层组织行为影响网络成员层组织行为产生的,组织成员决策一致性和组织间沟通作为中介变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吉林省两家制造企业中的研发人员、营销业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工人为研究对象,选取风险偏好、组织气候和组织承诺为研究变量,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影响机制.经相关、复回归等统计分析后,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倾向对组织承诺产生明显的负向影响;组织气候与组织承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多层次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从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设计、观点更新、内容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展示该学科构建的完整性及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6.
组织公民行为的研究已成为组织行为学中的热点。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是在“合作意愿”和“创新和自发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Organ将其定义为“自觉自愿地表现出来的、非直接或明显地不被正式的报酬系统所认可的、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组织效能的个体行为”。其理论基础是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理论、盟约关系理论、公平理论和个人一组织匹配理论。其维度包括帮助行为、运动员精神、组织忠诚、组织遵从、公民美德、个人主动性和自我发展。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员工的个体特征、任务特征、组织特征和领导行为。并分析了组织公民行为应用研究的趋势,企业组织文化建设对组织公民行为的促进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负面作用的实证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某国有企业194名员工为样本,采用层次回归方法,探讨组织信任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以及领导成员交换、工作价值观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组织信任各维度对领导成员交换、工作价值观和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和工作价值观在组织信任和员工敬业度之间的关系上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匹配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人员流动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因此如何通过研究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来控制过度的离职率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文化匹配就是对于组织承诺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之一。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文化匹配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寻找一种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本文首先归纳了组织承诺的研究现状,并对文化匹配的两个相关模型进行回顾,分别比较了P-P匹配模型和P-O匹配模型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一种提高员工组织承诺,降低企业员工流失风险的管理模式——P-O文化匹配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9.
论文利用大五个性特征模型和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作为测量工具,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员工的个性特征与组织文化偏好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个性特征的新生代员工会选择不同的组织文化,即具有经验开放性的新生代员工会选择参与性、适应性和使命性强的组织文化;具有外向性的新生代员工会选择参与性和适应性强的组织文化;具有责任意识的新生代员工会选择一致性和使命性强的组织文化;具有宜人性的新生代员工会选择参与性、一致性和使命性强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0.
组织公民行为是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员工情绪智力是否影响组织公民行为,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已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采用情绪智力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对240名企业员工进行测试,发现员工情绪智力对组织公民行为及各层次、各维度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作用,因此,企业应充分考虑将情绪智力要素纳入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和开发过程中,以此提高员工情绪智力,促使员工最大限度的展现组织公民行为.  相似文献   

11.
IT支持的组织学习:我国企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习是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很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组织学习的平台。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学习I、T应用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的数据分析表明,在动态环境下,组织学习是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IT通过组织学习的中间干预,间接地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作出贡献。从我国不同类型企业的学习现状来看,独资和合资企业在组织学习和IT应用水平上高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探索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理论,分析了不同动机的中国工业企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的内在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财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测算了产能利用率,以测算出的产能利用率作为被解释变量,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产能利用率比投资前有所提升,过剩产能得到化解;不同动机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不同,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化解方式直接,化解效果更显著,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凭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促进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属于间接方式,化解产能过剩的效果较慢。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组织学习测度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习行为在国内外方兴未艾,组织学习测度体系的建立是提高组织学习效率的首要前提。本文在国内外组织学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的实践行为,提出了适合于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绩效测评的指标体系,并利用若干种因子分析方式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最后根据检验结果得出关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现状的若干结论,以期对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KPI的绩效考核制度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12.0对在KPI绩效考核制度和非KPI绩效考核制度下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表现意愿进行测量和分析。探究在重量化、分工的KPI绩效考评制度下,对企业员工组织公民行为表现维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KPI绩效考核制度下的员工在主动维护和谐的组织人际关系意愿上表现消极,助人维度的组织公民行为表现少。  相似文献   

15.
网络沟通方式指以国际互联网为工具,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其他多媒体为媒介的沟通方式.它的兴起,对组织的沟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信息沟通成为互动化过程,使信息的角度成为全方位多层次的,它还使沟通行为无纸化、多样化、规范化、效率加速化.但它也会加大管理者领导难度,使组织缺乏凝聚力,造成组织成员口头沟通能力与肢体语言沟通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调查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基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信任度较低.相对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对高层组织机构及管理者、组织能够维护自身发展能力和工友利益等方面则信任度较高.个体状况与生活经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状况有较大影响.企业可以从加强农民工组织参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组织互动机制、加强企业信任文化建设、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等方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信任.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企业知识创新过程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特殊依赖分析入手,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组织知识创新理论的研究成果,构建起一个关于个人关系网络与组织关系网络对显性知识创新和隐性知识创新的关系效应框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纵向关系网络对组织知识创新的贡献相对于横向关系网络来说反而更不显著,而反映企业与政府、银行的关系的社会联系对知识创新的影响则有较高的显著性。这表明我国社会资源配置结构的特殊性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反映了出来。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西方休闲态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差异明显等现实设计分析框架和量表,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获取1593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在观念上认可休闲的正面价值和重要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将挣钱、事业和生活中其他事情置于休闲之上;根据户口、居住地、性别、年龄、教育等人口统计变量进行细分后发现,不同群体间的休闲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自发性开放式话语补全测试收集到的语料为基础,探讨了汉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比对不同类型的语用缓和策略,文章着力分析了汉语中语用缓和策略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表现出的语用格局特征,并就语用缓和策略同言语行为的共现匹配性特点解释了语用缓和策略的语用理据所在。结果发现:第一,不同语用缓和策略实现形式之间并不享有等同的使用几率,但却表现出以指事型为主,行事型和成事型为辅的宏观格局。第二,不同类型的语用缓和策略表现出各异的言语行为匹配倾向性,这一方面交代了语用缓和策略多样性的理据所在,同时也揭示了不同语用缓和策略在语用化进程中的程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